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复习课件39张PPT+知识点)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复习课件39张PPT+知识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2 06:24:36

文档简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精练版P17
1.背景
(1)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
(2)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
2.形成
(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七雄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3.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
(1)特点: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3)结果: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精练版P17
1.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代表: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
①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各国变法的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精练版P18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3.功能: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4.影响
(1)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简述战国时期的含义及其名称由来。战国七雄是如何形成的?战国时期有哪些重大战役?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之后,战国的局势如何?
答:(1)战国时期:一般是指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3)重大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2.简述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盛行的原因。这些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2)影响:各国经过变法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法治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大的变革,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加速了。
3.请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以及意义。
答:如下表所示。
内容
作用
意义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
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促进农业以及封建经济的发展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4.都江堰是何时由谁主持修建的?它有哪些功能?它有何影响?
答:(1)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2)功能: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3)影响: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示例:说明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示例:①商鞅不墨守成规,有创新和改革精神。②变法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③改革得到统治者和民众的支持。④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商鞅本人的坚决态度。
3.商鞅变法给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
示例: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青少年,要学习商鞅勇于创新、不畏艰辛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和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件40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韩、赵、魏 秦 战国七雄 长平之战 秦国 B B B 地主阶级 富国强兵 秦孝公 县制 井田制 耕织 度量衡 军功 秦国统一全国 D B A B B  A 256 李冰 灌溉网 飞沙堰 防洪、灌溉、水运 天府之国 A B D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