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 老子 精练版P20
1.老子简介: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3.相关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精练版P20
1.孔子简介: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
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文化成就: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重大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历史影响
(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精练版P20
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学派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的
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4.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简述老子及其思想主张。
答:(1)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2.简述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他在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为什么孔子被人们称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答:(1)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用表格的形式列举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并说说它的影响。
答:(1)形成: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2)如下表所示。
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实行“仁政”
荀子
实行“礼治”
道家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
(3)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何启示?
示例:①国家应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使每个人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②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提高。③大力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2.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示例: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关爱百姓,以爱人之心调节社会人际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3.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能被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的有哪些理念?
示例:如下表所示。
诸子百
家学说
儒家的
“仁政”
法家的
法治思想
墨家的“兼爱”“非攻”
现代社
会理念
以德
治国
依法
治国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课件37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 百家争鸣道家学派 无为而治 道德经 C D 儒家 仁 以德治国 有教无类 论语 A A C C 墨子 兼爱 非攻 仁政 礼治 韩非 以法治国 百家争鸣 第一次思想文化D B C B B D D B 答案:B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