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虚词专项练习一、阅读总复习中焉、且、其、以的意义和用法
二、做相关练习 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⑤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退秦师》)
⑧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句末语气)
③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哪里,怎么)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⑤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
(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退秦师》)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⑧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兼词“于是”)
且
①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季氏将伐颛臾》)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④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且
①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季氏将伐颛臾》)
(并且,况且)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还)
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④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⑤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将,将要)
⑦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暂且,姑且)
其
1.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2.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7.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8.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9.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其
1. (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那、那里、这、这些)
2.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第一人称,我的、我)
3.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加强祈使语气,可、还是)
4.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5.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加强揣测语气,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6.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7.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指示代词,其中的)
8.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9.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表示选择关系,是……还是……)
以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作《师说》以贻之以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认为)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连词,因为,由于)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介词,在,从)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介词,把,拿,用)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连词,表并列)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连词,因为,由于)
7.作《师说》以贻之
(连词,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