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1.1地球和地球仪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1.1地球和地球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3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地球和地球仪
年级学科 初一年级地理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1.经纬度的划分 2.东西经的划分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3.在地球仪和地图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2.通过了解地球仪及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时授课对象为刚刚正式接触地理课的初一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一方面还未建立起系统的立体观念和坐标系概念,所以对经纬度的理解有困难。另一方面,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走神,课堂纪律较混乱。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讲述:上节课,我们讲到由于地球太大,为了方便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把它缩小缩小再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拨动地球仪,我们发现,它一直围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就是地轴。 提问:真实的地球上有没有地轴,贯穿了地球? 讲述:真实的地球上并没这根轴,一把捅穿地球,它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假想出来的轴。地轴和地球表面的这个交点叫北极,它一直指着北极星。而地轴和地球表面的另一个交点叫南极。 提问:我想问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哪四样东西,无论在地球的那个地方都能找到?(等学生思考一会)是东南西北吗?不是,是上下左右。因为在北极点,地球的最北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而在南极点,地球的最南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2.教学内容 讲述:在地球仪上,我们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线,这些线分为两类,一类是纬线,一类是经线。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在地球仪上指出来)。毛主席说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它。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课本上把这句话划起来。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第六页的纬线图,思考: 在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 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纬线的长度都相等吗? 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讲述:地球仪上,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条纬线,凡是与赤道平行,它就是纬线。注意,纬线是一个圈。从纬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纬线的长度是不相等的。赤道最长,越往北走,纬线越短,到北极,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点。越往南走,纬线越短,到南极,它也变成了一个点。纬线指示的方向是东西方向,它和地球转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讲述: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在课本上把这句话划起来。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第七页的经线图,思考: 1)在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 2)经线是什么形状的? 3)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吗? 4)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讲解:和纬线一样,地球上的经线有无数条。从经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经线都是相等的。它们都是半个圆圈,相交于南北两极。由于经线连接的是南北两极,它指示的方向也就是南北方向。 教学小结 首先提问,然后让学生把这个表格抄在书上。 纬线经线定义P6P7形状圆圈半圆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相等指示方向南北东西相邻两条线的关系平行相交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 学生想象 互动效果
演示 地球仪 观察
六、教学评价设计
纬线经线定义P6P7形状圆圈半圆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相等指示方向南北东西相邻两条线的关系平行相交

七、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