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周前期的有关内容,历史上把东周前期这一段称为什么?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温故而知新春秋时期人教版 · 七年级上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战国七雄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赵魏韩三家分晋战 国 七 雄
田氏代齐齐晋楚燕秦4一、一变——政治形势:战国七雄5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战国七雄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秦魏赵燕齐楚韩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战国时期著名战役马陵之战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魏赵齐攻打求救救命!攻打庞涓,速回!围魏救赵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魏齐韩攻打求救攻打减灶计齐、赵、魏围魏救赵齐、魏减灶计齐国强大著名战役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白起我用离间计!赵王赵括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而已纸上谈兵齐、赵、魏围魏救赵齐、魏减灶计齐国强大著名战役秦、赵纸上谈兵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比一比: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有哪些变化呢?称霸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兼并统一几十万大军,时间长,死伤多国家逐渐趋向统一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体现出战国时期的时代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什么?历史逐渐走向统一一、一变——政治形势:战国七雄长平之战后,
赵国元气大伤!秦国一国独大!战国七雄实力比较15二、二变——政治变革:商鞅变法16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商鞅变法17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开垦荒地(私田)商鞅变法18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奴隶主奴隶出租土地租种土地封建地主农民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我的私田越来越多,可得让这些奴隶抓紧干活。可是他们经常怠工、逃跑、还砸坏我的铁农具,虽然我也杀了几个,可是没什么效果,这严重影响了我的收入,怎么能让他们有生产的积极性呢?商鞅变法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19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变法商鞅变法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生产力发展开垦荒地私田出现私田出租奴隶主地主奴隶农民土地
合法?变法运动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1二、二变——政治变革:商鞅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一)背景: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二)目的:(三)概况(时间、人物、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秦国22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商鞅变法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加强中央集权损害旧贵族利益,旧贵族最为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军队战斗力2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商鞅变法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地主农民士兵旧贵族动脑筋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你支持商鞅变法吗?理由是什么?24二、二变——政治变革:商鞅变法(五)影响: 1、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 2、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深入进行,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对中国 第二个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在秦国逐步确立起来25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商鞅变法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史海抒怀 《史记》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1、判断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成功! 2、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商君虽死,秦法未败。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公元前256年四川岷江中游李冰防洪灌溉水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4页,完成表格三、三变——水利设施:都江堰 都江堰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这个工程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分为____、____,内江供____,外江供____。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内江外江灌溉泄洪“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史记》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