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02 15: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年级学科 初三化学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化学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本课题来源于人教版教材化学上册第45页实验活动一,主要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通过学生现场制取氧气后检验氧气的性质,能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方法以及装置的选择和运用,并且能深刻体会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难点在于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细节把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练习仪器装配、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实验操作。 2、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会边实验、 边分析、 边讨论的方法。 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兴趣中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与性质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系统学习了课题2氧气和课题3制取氧气的相关理论知识,观察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熟悉各种仪器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本节课相当于对前面已学知识的复习,同时需要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并亲自动手操作,即设计实验方案。为使实验方案最优化,还可设计小组实验方案对比。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及相关实验性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1)展示一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和一瓶装满空气的集气瓶。提问:哪一瓶是氧气? (2) 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呢? 2、说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优点,适合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 二、新课 (一)实验准备 1、选择装置 各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制取氧气的方案,看哪组设计的又快又合理。 ①板书反应原理 ②展示连接好的发生装置 2、注意事项 ①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使试管炸裂。 ④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2)各小组分好工,按方案规范操作亲自动手制取氧气, 用一种方法收集两瓶氧气 (其中一瓶底部留有少量水或铺层细砂) (二)实验记录 1、制取氧气 步骤和方法 现象结论或解释查如果没有气泡冒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应重新塞紧或更换。 说明装置不漏气,可以使用。 装定固定试管时应注意: ㈠ ㈡点收当瓶口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因为__________所以要把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移文字表达式:熄
2、氧气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一) 与木炭反应①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现象。文字表达式: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木炭燃烧产生的气体是:___(二) 与铁 反应②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观察现象。文字表达式:
三、反思与交流 四、总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投影展示两瓶气体: 空气和氧气 提问: 哪瓶是氧气,如何制取氧气 观察并思考 复习氧气的性质,引入新课题,同时为后续实验做准备
在电子白板中打开CHEMICAL-v1.5.6.exe(NB实验室),点开实验室制取氧气图示。请学生按分组代表 上台进行仪器选择与组装。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比较哪组方案最优。 让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并领会实验的基本操作,并通过比较使实验设计最优化。 这个在电脑中进行的预设方案模拟实验过程安全、直观、简洁。
现场录制学生分组实验视频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规范操作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上传视频到电子白板; 归纳与总结。 观摩自己和他人的实验现场,分享与交流。 培养学生自省、反思以及学习他人经验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实验活动评价方案(满分100) 1、电脑模拟实验方案设计(满分10) (1)仪器选择、组装均正确(10分) (2)仪器选择正确、组装错误(5) (3)仪器选择错误(0分) 2、实验操作(满分50) (1)实验前正确检查装置气密性(10分),未检查装置气密性(0分) (2)组装实验装置顺序正确、美观(10分),组装顺序正确不美观(5分) (3)实验基本操作细节正确到位且实验现象明显(20分),实验操作细节错误但实验现象明显(10分),实验操作细节错误且实验现象不明显(0分) (4)实验完毕后仪器无损坏且洗干净摆放整齐(10分),仪器清洗干净摆放整齐但有损坏(5分),仪器未清洗清理或损坏(0分) 3、归纳与总结(满分40) (1)完整归纳实验全部注意事项并总结实验成败及原因所在(40分) (2)归纳部分实验注意事项并总结实验成败及原因所在(20分) (3)没有任何归纳与总结(0分)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一、提出问题 二、做出猜想 三、实验探究 四、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