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区嘶马中学2019年七年级地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江都区嘶马中学2019年七年级地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3 17: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通过观察,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地球和地球仪
小组活动1 认识地球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 臆想 证实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易而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小组活动2 了解地球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探讨明确了地球的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有多大呢?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大小。
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大小。
读图,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为4万千米。
小组活动3 研究地球
出示教学地球仪观察地球仪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地球仪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为下节课学习经纬线作知识铺垫)
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小组活动4 制作地球仪
地球仪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学们可自己制作简易的地球仪。下面请各小组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参照课本要求进行制作。
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二、纬度和经度
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表示,是英文东方“East”的开头字母;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开头字母。
小组活动5:l.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2.在自制地球仪上画出东经90°、西经90°和西经180°这几条经线。
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