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民俗与旅游 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民俗与旅游 课件(23张PPT)+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17:51:13

文档简介

《民俗与旅游》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现在黄河流经地域的一组是( )
A. 青稞酒—吊脚楼—蒙古包—四合院
B. 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
C. 蒙古包—茶园—窑洞—京剧
D. 坎儿井—那达慕大会—信天游—四合院
2.以下不属于山东省的人文旅游景观的是(  )
A. 孔府孔庙 B.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
C. 微山湖 D. 蓬莱阁
3.下列旅游景点中,都属于自然风光的是 ( )
A. 长江三峡,北京故宫 B. 桂林山水、安徽黄山
C. 日月潭、秦岭兵马俑 D. 万里长城、敦煌石窟
4.在某地美食一条街上,来自广东的小悦看到挂着“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招牌的餐饮店。如果他想吃家乡菜,他应该进哪种招牌的餐饮店( )
A. 鲁菜 B. 川菜
C. 粤菜 D. 湘菜
5.(2017北京模拟)世界各国的居民创造了独特而富有活力的艺术文化。下图中能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是(  )
A. B. C. D.
6.(2017天津)蓟州独乐寺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保护文物古迹应该(  )
A. 全部拆除,重新建造
B. 精心管理,修缮保护
C. 保持原貌,任其破旧
D. 异地重建,发展旅游
7.(2016绥化)下列文化遗产位于北京的是(  )
A. 龙门石窟 B. 承德避暑山庄
C. 长城 D. 丽江古城
8.(2017苏州)苏州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目的是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质,并打造水文化。“引江济太”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连接了太湖与长江,通过水利枢纽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再通过水利枢纽将太湖水排出。“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 500多年历史人文的脉络,属于苏州水文化表现的是(  )
①喜食粽子 ②河街并行  ③人家枕河  ④白山黑水   ⑤喜欢戴白羊肚头巾  ⑥东西南北桥相望
A. ①②③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9.下列各民族民俗与旅游文化特色搭配错误的是(  )
A. 黄土高原﹣﹣﹣窑洞﹣﹣﹣面食
B. 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摔跤
C. 北京﹣﹣﹣四合院﹣﹣﹣北京烤鸭
D.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那达慕节
10.下面是小丹同学与好朋友小雪在QQ上的聊天内容,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 寒假去哈尔滨能欣赏到巧夺天工的冰雕 B. 暑假去北京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C. 在海南可以体验到满族的风俗民情 D. 去西藏旅游应带防晒霜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哪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
A. 种植业 B. 旅游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采矿业
综合题
1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 .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______ 一线.
(3)乌鲁木齐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______ 宫.
(5)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 ______ (填字母).
参考答案
1.B
【解析】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主要流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大地形区,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气温较低,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多建窗小平顶的碉房,这里的传统服饰是藏袍,居民主食是糌粑,喜欢喝酥油茶、青稞酒;黄河流经的兰州,有全国闻名的兰州拉面;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牧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马头琴是该民族的著名乐器,蒙古包是人们为了满足游牧生活;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有古老而深受群众喜爱的剧种有秦腔、信天游,传统民居是冬暖夏凉的窑洞。吊脚楼是我国湘西地区依山而建的,茶园主要是南方丘陵地区,京剧局势北京的剧种,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黄河没有流经这些地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黄河流经地域的地理事物。
2.C
【解析】本题考查山东省的人文旅游景观。孔府孔庙、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蓬莱阁都属于人文旅游景观,而微山湖属于自然风光景观。故选C。
3.B
【解析】北京故宫属于古建筑;秦岭兵马俑属于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不属于自然风光;万里长城属于人为修建的;故答案选B。
4.C
【解析】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来自广东的小悦如果他想吃家乡菜,吃粤菜。
5.B
【解析】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艺术文化种类多,图中B的秧歌是我国独特的文化舞蹈,主要是庆祝丰收的喜悦。
6.B
【解析】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应重点保护,不能任其破坏,也不能拆除,应精心管理,修缮保护,发展旅游业。
7.C
【解析】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多,北京的长城,洛阳的龙门石窟,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云南的丽江古城。
8.D
【解析】我国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点各有不同,苏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主要特点①有东西南北桥相望②河街并行③人家枕河。
9.D
【解析】黄土高原﹣﹣﹣窑洞﹣﹣﹣面食;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摔跤;北京﹣﹣﹣四合院﹣﹣﹣北京烤鸭;云南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故答案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哈尔滨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寒假在哈尔滨能欣赏到冰雕,故可信;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有必要带雨具,故可信;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海南不属于满族主要分布区,故不可信;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阳光强烈,光照时间长,旅游有必要带防晒霜,故可信。
11.B
【解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依托绿水青山可以有力地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发展种植业和采矿业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故答案选B。
12.(1)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秦岭-淮河;
(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4)布达拉;
(5)D
【解析】(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德州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2)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
(5)从景观图看出,A是西藏的布达拉宫,B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包,C是位于西北地区的沙漠、驼队,D是位于北京的天坛。
《民俗与旅游》
教材分析
从宏观上看,本课不是全册书的重点也不是难点。但是在八上学过了中国的地理概况之后,学生对中国的河流山川,农业工业,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都有一定的基础了。而本节课正好位于全册书的最后一课,各种民俗非常的新奇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外体现了人和自然关系,体现了学科理念“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锻炼地理学科思维,读图能力。
教材在前几章对中国的各方面的概况有了详细介绍。使得学生在学习民俗与旅游这最后一课的时候,不仅仅看到的现象,而能体会其中潜在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各地生活的实例,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分析思路与方法,学会构建地理方法与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相互合作,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收集广东省特色民俗,体会对家乡的热爱,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教学重点】
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本、多媒体教学、案例、图表、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想到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民俗) (旅游)
【讲授新课】
(一)民族文化
1、先了解“文化”的概念
2、了解不同地区的菜系
3、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了解各地的服饰、住宅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究各民俗文化内在的影响因素。
(二)旅游文化
读“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在全国图中找出各文化遗产的位置。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
课件23张PPT。课堂导入民俗旅游我想到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形、 气候复杂多样,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
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
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衣食住行学习新知
地形不同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气候不同饮食文化差异食民俗文化我国有哪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剁椒蒸鱼头下面的佳肴是哪些地方的名菜?  这些名菜和主食选用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剁椒蒸鱼头是湖南的名菜 。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毛血旺下面的佳肴是哪些地方的名菜?  这些名菜和主食选用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毛血旺是四川的名菜。  毛血旺,其原料以鸭血、牛百叶、豆芽等为主,以鳝鱼、鱿鱼等辅料来提鲜,其味道应是麻、辣、鲜、香四味俱全。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  我们班的小明和小红好喜欢吃辣,听说他们都是四川人。为什么四川人那么喜欢吃麻辣的食物呀?   这和四川的地形、气候有直接关系。四川是一个盆地,到了冬天特别潮湿,由于地形的关系,这种湿又难以很快散掉,所以四川人就用辣来驱赶体内的寒气。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烤全羊下面的佳肴是哪些地方的名菜?  这些名菜和主食选用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烤全羊是蒙古族的名菜。学习新知
炒螃蟹下面的佳肴是哪些地方的名菜?  这些名菜和主食选用的材料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炒螃蟹是广东的名菜。民俗文化学习新知
住水乡周庄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  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各地的传统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民俗文化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湘西吊脚楼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藏族牦牛毛织的帐篷根据以下民居判断当地的气候特点。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北京四合院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北方传统民居,一般院落开阔,坐北朝南,墙体厚,窗户较小。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蒙古包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种有特色的建筑?跟它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学习新知
衣  说说下列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藏袍  藏民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的世界屋脊上,这就决定了藏族先民们服装基本特征是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长袖长裙。
  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不必全部脱穿,非常便当,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物多用。民俗文化学习新知
民俗文化  说说下列人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景颇族竹筒裙  景颇族居住的地方盛产竹子。男女老少均喜欢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 学习新知
旅游文化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名山秀水遍布各地,动植物种类丰富;民族传统多样,历史悠久。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学习新知
旅游文化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拉萨布达拉宫学习新知
旅游文化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学习新知
旅游文化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云南丽江古城学习新知
旅游文化图4.41 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佣坑课堂小结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板书设计第四节 民俗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