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教学重点】
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并能坚持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铁钉3根,一次性塑料杯3个、水若干、食用油少许、一次性滴管1个、标签3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识锈”
1.提问:同学们,请看看你们桌子上有什么?怎样的铁钉?(教师提前发放生锈的铁钉)
2.再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生锈的物品?
3.学生交流、汇报。
二、“辨锈”
1.提问:为什么说桌上的铁钉生锈了?没有生锈的铁钉又是怎样的?
2.学生思考、交流。
3.任务驱动:请各小组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之处。
(教师呈现材料:另一根没有生锈的铁钉、放大镜、砂纸、纸巾等,供每组自选。)
4.谈话:请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方法最多,发现做多。
活动记录单1
不同点
铁
铁锈
……
5.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6.交流:各小组代表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会从颜色、光泽和坚硬度等各方面来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点。 同时引导小组之间对观察结果展开讨论、交流和质疑。)
7.师生小结:铁锈和铁在颜色、光泽和坚硬度等各方面都不相同,所以铁锈和铁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8.提问:铁生锈是属于我们之前研究过的哪种物质变化呢?(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三、“造锈”
1.提问: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猜看这根生锈的铁钉可能是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为什么会生锈?
2.学生猜测。(有水的环境下、潮湿、在风的作用下……)
3.追问引发学生思考:还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吗?
4.教师出示黄油保护下的门合页,让学生进行观察。
5.提问:新的门合页没有生锈,但它上面有一层油,你们联想到什么?(隔绝空气、防锈)
6.提问: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铁最有可能会在什么环境中生锈?
(引导学生联想在潮湿空气环境里)
7.提问: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8.分组讨论实验方案,并填写“铁钉生锈”的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研究问题
铁钉生锈的原因
假设
铁钉在 环境下最容易生锈。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图文结合)
实验记录
(图片、文字)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结论
9.学生交流,评价:
(1)教师让小组代表利用投影仪展示汇报实验方案。
(2)从控制变量、材料选择、方法运用等方面引导组际交流、讨论和质疑。
(3)教师准备相关方法、实验细节的指导,并适时释放问题:
A.追问:铁钉需要一样吗?怎么做到一样呢?砂纸可以用来干什么?
B.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怎么制造潮湿空气的环境?
(学生可能会想到把铁钉放在水中,或者往铁钉上洒上一些水。)
C.再问:能不能把铁钉全部浸没在水中?
(引发学生对“浸没”和“不能浸没”两种争论,并试着解释原因:水里有一些空气,但是很少)
D.追问:怎样做到使水里没有空气呢?
(学生缺少相关知识储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实验中用凉开水)
E.实验应该怎么操作?(教师演示把铁钉装进试管的操作方法、往试管里加凉开水的操作方法)
F.提问:在对比实验中,另一组实验的铁钉应该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干燥的空气里)
G.追问:怎么制造干燥空气的环境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把铁钉直接放在空气里,通过引导质疑:空气中也有水蒸气)
H.再问:怎么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呢?(放入干燥剂)
……
10.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11.谈话:请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向老师领取相应的实验材料(大铁钉、砂纸、试管、凉开水、试管架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下周科学课进行小组汇报。
第二课时(防锈)
一、交流实验现象,分析生锈原因
1.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希望学生利用每天上传至微博的实验照片、实验记录等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发现在潮湿空气的环境里,铁生锈是最严重的;而干燥空气的环境下,铁钉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2.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放在潮湿空气环境下的铁钉是不是整根都生锈了?哪些部分有明显生锈了,哪些部分几乎没有生锈?
(展示微博照片: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那端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露在空气中的一端铁钉生锈了。)
追问:你能对这个现象这么解释呢?
(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有水没有空气的环境中,铁钉是不会生锈的。)
提问:如果有空气没有水的环境下,铁钉能够生锈吗?
(结合展示照片:学生做了铁钉放在干燥空气环境下的实验,实验结果:铁钉没有生锈。)
……
3.师生小结: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而在纯水的环境和干燥的空气中是不会生锈的。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P35页的资料。
5.教师补充: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也容易生锈。
二、总结实验结论,提炼防锈方法
1.谈话:我们发现了铁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那么,你们知道铁生锈有什么危害呢?
2.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破坏光泽,破坏器物表面结构,如果是机械配合件,铁生锈了还会导致配合松动或者锈死,比如螺丝和螺母。)
3.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那么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呢?请举例说明。
4.学生讨论、汇报。(除去铁制品上的水;采用喷漆的方式隔绝空气……)
5.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防锈的方法,为什么能够防锈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不锈钢剪刀、镊子等,启发学生:加入其他物质,也是可以进行防锈的。)
6.教师小结: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保持干燥、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等,不锈钢也能防锈是因为在里面添加了其他金属。
三、交流心得体会,感悟科学探究
1.谈话:两节课的学习和一个星期的坚持观察与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等方法,我们最终找到了铁钉生锈的原因。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请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交流
(希望学生能够从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实验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点滴感触、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对科学与生产生活关系的认识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等多方面来交流心中最真实的感受。)
四、课内联系课外,拓展应用延伸
1.提问(PPT展示):
(1)小明新买了自行车,担心时间长了会生锈,请你帮他想出几个防止生锈的方法?
(2)厨房里的菜刀、铁锅非常容易生锈,请你分析生锈的原因,并设法解决?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外作业:收集其他金属生锈的现象,研究生锈的原因。(建立《XX金属生锈了》实验微博,把自己的研究方案和成果放进去展示。)
【板书设计】
2.铁钉生锈了
1.识锈
2. 辨锈: 颜色 光泽 坚硬度
铁锈 暗红 没有 软
铁 银白 有 硬
3.造锈:
(1)实验猜测
(2)实验设计
4.防锈
(1)实验结论
(2)防锈方法
(3)生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