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特点,初步体会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2、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太阳东升西落,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它。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发言)
2、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出示课题:21、太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课文围绕太阳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a太阳的特点 b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板书: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三、学习第一部分:太阳的特点
1、默读l-3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
2、汇报交流。
(1)、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课件出示)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课件出示)
c、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太阳离我们那么远,我们依然每天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光明和温暖,那是为什么呢?
(2)、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举例子)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太阳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让它们为我们写作时所要表达的情感做助手,真正让读得人,有所感悟和回味。
7.指导朗读第一部分,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四、学习第二部分: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边读边想:太阳和我们有哪些关系?并在书上画出相关句子并做好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习。
3、全班交流。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5 、指导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6、鼓励学生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背下来。(交流方法,再个人准备)
五、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