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竖琴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竖琴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2 13: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竖琴
说课要点
一、说教材——突出字词教学
本课是读课文看拼音识字阶段,在还需注意识字和感知课文时不轻易范读或听录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依旧突出字词教学,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反复见面中识字,并设计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学得快了,学得主动。
本文的生字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将9个生字分成组进行教学。复习巩固生字时,可适当地采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如“你说我猜”、“浑身上下动起来”、“部首妈妈找孩子”等。还可通过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如朗读句子,认读利用生字组成的新的词语等方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课后练习中的两句句子,第一句是课文中的原句,第二句是课文以外的句子,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复现生字,同时渗透一些最基本的句子的概念。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可以让学生认识句号和感叹号,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二、说学情——淡化阅读理解
对《大竖琴》一文,学生理解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桥怎么会变成大竖琴呢?二是怎么会说桥在弹琴,而且弹的是“我的家乡在前进”呢?所以上课时可用多媒体呈现竖琴,再让学生听听竖琴美妙的声音。学生在读通课文后,再次多媒体出示桥和竖琴,让学生感受感受竖琴和桥之间的相似点。第一个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至于第二个问题,可以录制桥上南来北往汽车喇叭声、马达声……让学生置身于繁忙的大桥上,去感受大桥在上海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出示反映上海新貌的图片,让学生感悟到上海的前进与发展,自然悟出“文中之道”。
三、说教学目标——制定适切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出识字和写字以及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等常规目标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要求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疑问以及感叹的语气。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目标是能面向全体学生而适切的。关于情感与态度目标同样注意其实现的可能性,没有诸如“培养学生热爱上海的情感”此类不切实际,过于宏观的目标,而是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上海的发展,用“你问我答”的表达方式说说上海的新面貌。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目标完全能通过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又兼顾学生差异,例如说话练习就可以有所拓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
四、说教法——媒体辅助推进。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新事物,容易被新的事物吸引。课始,播放琴声猜乐器,出示图片引出课题,课中出现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的图片,通过比较理解难点,课后补充上海新型现代标志建筑,推进情感目标。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多媒体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学带拼音的生字,读去拼音的生字,生字在课文中复现,在回忆带有三点水的汉字时也尽可能用上当堂在电脑上打字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竖琴奏响旋律的方式形象地巩固生字。在完成“你问我答”的练习时,建议课前可搜寻一些反映上海新貌的图像资料,既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说话训练,又能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训练时,除了围绕黄浦江上,黄浦江边来说以外,还可以说说“人民广场。问:?答:。”或有。问:?答:。”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说话训练。
五、说学法——氛围情趣盎然
营造和谐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应在过渡语上创造情趣.如让学生带着“文中的大竖琴指什么?”问题初听课文,可以让学生快去寻找这个小秘密的答案;第二次听录音课文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新的收获;认读生字说成和字宝宝打招呼等。
其次教师应在评价语上创造情趣。尽可能让学生相互间进行评价,奖励方式多样,例如:送出掌声、拍张照片、给你微笑……
再次,在学习形式上创造情趣。例如:(1)你说我猜——让学生根据字形、字义等特点设计谜语给大家猜。如:。谜面—每天要喝水;谜底——海。和“后”意思相反的是“前”。(2)浑身上下动起来——教师边做边说一个动词,让学生也边做动作边说一个意思相反的词。这一游戏一般可以在一节的中间或后半部分,这样既能帮助学习学习巩固,又能让学生适时地活动一下,以便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教师边做边说学生也边做边回答“我说‘后’,‘后退’的‘后’”。当然,也可以简化为“我说‘上’”;“我说‘下’”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调整。(3)小组采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滚雪球——“滚雪球滚雪球,滚到那儿一起读”、接龙读、做动作读……
六、说实施——注重习惯培养
一年级刚开始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举足轻重。特别要注重一下习惯的培养:一是仔细听讲。教师讲读、范读、学生发言交流等,学生都应该凝神细听。二是发言讨论的习惯,学生甚至敢于向老师挑战,例如“我让老师猜一个字”、“我有个问题想问问?”……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们分享的活动。三是读书的习惯。正堂课,个别学生读书声应该声音响亮,齐读则“轻、齐、快”。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自学生字和朗读展示环节中都采用小组为单位学习的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会合作方法对学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教学反思
创造快乐的课堂
课堂是孩子的,孩子在课堂中应该是快乐的。彭浦新村第一小学青年老师虞蔚佳执教的《大竖琴》,就力求走进孩子的心灵,创造快乐课堂。怎样创造快乐课堂?这堂课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符合学生心理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该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这一媒体,丰富孩子的表象,唤起孩子的联想。特别是大桥弹的“乐曲”,教师录制了各种车辆的马达和喇叭声,使孩子在看竖琴图和大桥图,以及听竖琴美妙琴声的基础上使想象思维达到了跨越。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也符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征,如“字宝宝”,就这么一个称呼,使孩子与字拉近了距离,在游戏般的情景中掌握了本领。教师在教学中都以玩的形式展开教学:“你说我猜”、“部首妈妈找孩子”等等,并且每一环节都采用短频率,整堂课使孩子感到新颖、热烈、情趣盎然。
二、以学生为主体
尽管是一年级的孩子,但老师在教学中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的的意识,体现“读书贵在自悟”。课伊始,听课文录音,“你有什么收获”;自读课文,“有什么问题”;出现大竖琴,“有什么发现”。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从小养成思考、体验、发表自己思想的习惯。它体现了目前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师不再是信息员,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调控器,参与者。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贯穿着情感教育,培养着思维、学习习惯和态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三、注重团体合作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自学生字和朗读展示环节中都采用小组为单位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会合作方法对学习效果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这堂课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不仅仅是新式上的课桌的排列,在学习中,小组由负责人,内容上有分工,形式上能自主,最后各小组汇报时各领“风骚”。
四、适时适度拓展
教学中重视拓展。在字词上,“还知道那些三点水的宝宝”?从而学生又熟悉了一串带三点水的字。课件上出现上海的一些标志物,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使课本只作为学生掌握本领的一个凭借。课前搜寻一些反映上海新貌的图像资料,既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说话训练,又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训练时,除了围绕黄浦江上,黄浦江边来说以外,还说说其它地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说话训练,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实践和运用。
综上所述,要创造快乐课堂,就应在教学设计上符合儿童心理,让课堂“趣”起来;应在教法上注重以学生为主,让课堂“活”起来,应在学法上重视合作,让课堂“动”起来;应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拓展,让课堂“思”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