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轰隆隆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轰隆隆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2 13: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轰隆隆
【说课要点】
【说教材】
课文把雷声比做雷公公,雷公公一声叫喊,唤醒了小青蛙、叫来了小蜜蜂,提醒它们开始工作,不要偷懒。全诗富有童趣,以后鼻韵母为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课文共有四个生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较容易记住。后鼻韵母“onɡ 、ɑnɡ 、enɡ、inɡ”在这课中是复习和巩固,与声母相拼没有什么大问题。
【说学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读儿歌识字学拼音这类的文章的教学有所了解,已初步适应,学习积极性很高,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识字、读文、学拼音的乐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应注意情境的渲染,让学生情趣盎然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部分。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首先是生字的学习,课文中“蜜、蜂、千、万”四个生字,与学生生活联系较紧密,“蜜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千、万”在平时的言谈中也能运用到,所以能正确认读、识记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是儿歌的朗读,这首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饶有兴趣地读,做到熟读成诵。再次是在书写方面,“千”、“万”这两个字比较简单,“撇”、“横”、“竖”、“横折勾”笔画都学过了,目的在于加深印象,尤其要明确“万”应先写“横折钩”再“撇”的笔顺。目标之二是通过学习课文,渗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明确从小做一个勤劳的人。目标之三是扩展训练,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积累一些带有“虫”字旁的字,积累几个带有“千”和“万”的词语。到最后,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象声词,模仿本课儿歌自编一首儿歌。
【说教法】
学生经过了两个月的学习,已初步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但因年龄小,注意力还是不易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环节中,可用猜字迷的方法识记“千”,“撇”加“十”千千千,也可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识记。复习巩固的环节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特别在一堂课的后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分心,通过开火车、送信、听音取字等游戏,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游戏的过程又是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的过程,不断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识字效率、巩固拼音起到促进作用。
【说学法】
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迁移拓展方面,词语中“轰隆隆”是一个象声词,我们已学过很多象声词,23课的“笃笃笃”,32课的“丁冬、丁冬”,你还学过哪些?生活中的象声词你还知道哪些?这样从课内引向课外,起到了拓展字词、积累字词的作用。另外,模仿儿歌、自创儿歌,意在进行有效的拓展,实现迁移和运用。
【说实施】
我将教学过程分成4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本课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最后一课。首先,感受雷声,引出课题,再练习说话。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能大胆响亮地回答,句子没有太大的语病,教师就应给予表扬与鼓励。其次,在整体感知,学习生字阶段,先让学生第一次听录音,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再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自学并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在游戏巩固,描摹生字阶段,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生字及带有后鼻韵母音节的拼读。指导书写时,教师在强调“万”先“横折勾”再“撇”的笔顺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执笔与书写姿势的指导与训练。最后课外拓展,积累语言阶段,让学生回忆一下学过的、知道的象声词,再以某个象声词为题模仿课文,创编一首儿歌。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的学习劲头始终高涨,注意力集中,师生配合相当默契。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觉得有三点做得较好:
(1)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为了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我在识字教学及巩固字词、拼音的环节中均使用游戏,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学生的参与面也相当广,注意力也很集中,因此效果很好。
(2)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较好。课堂上既要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又要重视知识的迁移,学生才能学得活泼,记得牢固,才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轰隆隆”这一象声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象声词,使学生与生活直接接触,并要求学生模仿本课进行儿歌创编,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增长见识。
(3)朗读的训练较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读为本”,在课堂上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跟读、引读、自读、对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做到文熟字悉,为下一步学习生字,创编儿歌打好基础。
通过教学,有收获,也有困惑,语言的表达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教育的影响。本班中,有些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说出想要表达的内容,可有的学生想表达,但往往词不达意,教师想要帮助,可指导了几次效果不佳,一节课只有35分钟,一个小朋友“浪费”半分钟或一分钟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进程。对于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一直令我很困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