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橘北枳”说起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调查理解水果出产的地域性,初步类推理解各种生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中。
2.试着总结影响植物择地而居的因素。
3.?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已经学习了三年科学学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科学的课堂是有趣的课堂,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索、主动总结,因为他们渴望去探究这个未知的世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生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
教学难点: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过程
一、成语故事引入
1.?成语故事“南橘北枳”导入。
2.??让学生观察橘和枳的照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当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呢?请你说出你的猜测。
3?.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4?.说说看,我们平时所吃的水果都是本地水果吗?那它们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二、讲授新课
~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
1.(学生课前准备好自己调查的资料)请你说说你调查的水果它的产地在哪里??
2.?完成书上的调查表格。
3.出示我国水果产地调查表,请你说说通过分析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4.北方产香蕉吗?南方有苹果吗?引导学生根据刚刚说讨论的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适植物只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5.课堂小游戏,水果回家,小组完成,看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有准确。?
6?.一起探讨我镇柚子“脆香甜”远近闻名的原因。
7.举例:北方寒冷地带的针叶林、南方炎热潮湿地带的阔叶林、沙漠里面的仙人掌等。
三、课堂练习
完成P8 它们来自哪里
四、讲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基本因素
在了解了植物具有地域性之后,认识“择地而居”的主要含义:
(1)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几本因素。
(2)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要不一样,这觉得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
(3)植物对这些要素需要的特殊性是长期精华过程中形成的。
(4)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
五、课堂练习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习了那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