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习目标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史实一、战之起
二、战之祭
三、战之殇
——原因 ——经过——结果及影响明治维新朝鲜满蒙中国 世界日本台湾战之起——原因1、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学生活动:战之祭——经过 阅读教材,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战争结果、重要人物)。
并且以时间轴的方式表现出来开始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7月)第一阶段:平壤战役(1894年9月)第二阶段:黄海战役(1894年9月)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的战舰"致远舰",进行整体打捞。
2016年9月30日,历经两年的复制与建造后,按照一比一复原的致远纪念舰正式下海。第三阶段:辽东战役(1894年9月)
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
——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体现了日军的野蛮性和侵略性第四阶段: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
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左宝贵邓世昌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爱国、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民族英雄 材料一: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超过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 ),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材料二: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慈禧六旬万寿庆典,修建颐和园,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材料三:黄海海战中日军事力量对比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之殇——之一:《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伊藤博文 自主探究:《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影响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甲午战败的赔款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赔款额的8倍,是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也就是说,连续3年,中国全国租税收入全交给日本,自己一分不花,才勉强够数。清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马关条约》的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2)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战之殇——之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缵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狗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 香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主要方式:抢夺利权(开采矿藏和敷设铁路的权利)
强租海港
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1899)含义:
实质: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018年6月1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船登上了刘公岛。
不能制海,必为海制。
背海而衰,向海则兴。辽 宁 舰 的 雄 姿作业如果你在寒假要去祭奠甲午英灵,请你设计一条合理的路线。努力从今天开始,成功从“零”开始。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