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1894 丰岛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 邓世昌 一、自主学习B D 李鸿章 《马关条约》 A 沙俄 德国 “门户开放” D A 8二、探究释疑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师友组讨论下列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
原因是什么?
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材料一: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蕞尔岛国,野心却膨胀的可怕。日本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客观原因
材料二: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中国,虽然出现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但只学习技术不变革制度无法逆转帝国颓势。……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清朝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防松弛,给日本可乘之机。(客观原因)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直接原因材料三:1894年在朝鲜境内爆发了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东学党起义。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直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日本乘机增兵朝鲜蓄谋发动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过程(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过程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黄海大战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民族英雄邓世昌致远舰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知耻而后勇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充分体现了日本野蛮残暴的本质威海战役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三、理解巩固 师友组讨论下列问题: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割地赔款开商埠设工厂战争的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厂)内 容影 响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狂潮三国干涉还辽原因:
过程:
结果:《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强租海湾情况表北极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大青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 …作者:谢缵泰 沉沉酣睡我中华,
那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美国“门户开放
”时间:
内容:
实质:1899年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为列强共同瓜分中国提供了条件。26四、互助提高 师友组讨论下列问题:
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那就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领导者战和不定,外加李鸿章“避战保船”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材料二、当时的日本,早就制定了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计划,上下一心,长期准备,决心要与中国为敌。而大敌当前的清政府,软弱怯懦,寄予侥幸,朝纲混乱,政令军令不一,根本没有决战到底的坚强信心和坚定决心。主观: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领导者战和不定,贻误战机,妥协退让 客观:日本侵略中国早有预谋,准备充分(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三、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援,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究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反观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获得新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根本: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无法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作为胜利者的权利,日本除要求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之外,还要求中国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按当时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3.6亿日元,这些钱用于:军事费用84.7%,皇室费用5.5%,教育基金2.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日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笔赔偿金。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日本走向强大。(二)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材料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战后的几年里,外国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及新疆属俄,长江流域十省属英,山东属德,云南、两广属法,福建属日。而美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便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以支持日本为主要手段,谋求在中国的更大权益。
材料三、……那是多么黑暗屈辱的一页……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一再让步,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惨烈的失败促进了民族觉醒,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民族精神。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二)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觉醒,激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民族精神,相继出现维新运动、反帝爱国人民运动和革命运动。31五、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再回首中日之间的战争,触碰的是中国人百年内心最深处的创伤,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处,还应有更多的思考。
同学们有何感想?
尽管历史有太多的无奈、惋惜与懊悔,但我们又心存希冀,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必将雄鹰展翅,屹立潮头。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二、自主学习
1、( )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 )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 )
2、北洋舰队与日军联合舰队在( )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
3、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 )
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5、《马关条约》的基本内容(
)
6、《马关条约》签订后,( )联合法国、( )迫使日本放弃( ),日本则向中国索取国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7、《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向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具体内容是( )( )( )
8、1899年,美国向西方列强提出( ),实质(
)
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四、梳理战争爆发的过程
阶??段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第一阶段(1894.7-9)
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六、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灾难: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它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客观: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实业救国的浪潮(120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屈的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如义和团运动(32页)。
七、感悟历史:
今天我们再回首中日之间的战争,触碰的是中国人百年内心最深处的创伤,但痛楚、耻辱、愤怒、遗憾之处,还应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