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0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说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本质区别和联系。能说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常见内容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会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常见仪器并知道它们的用途。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复习指导 一1:复习内容:阅读课本6页一9页。
2:复习方法:快熟阅读,独立思考。
3:复习时间:3分钟
4:复习要求:复习后在教师提示下完成变化和性质的知识梳理。并完成复习检测一。
变化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
特征、
判断方法定义、特征、
伴随现象
判断方法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知识梳理复习检测一( 时间 3分钟 )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 D、物质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干冰用作冷冻剂 。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 C 、 A链接中考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湿衣晒干 D.酒精挥发
2. 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火力发电
C.滴水成冰 D.木已成舟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有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煤做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BBC复习指导 二1:复习内容:阅读课本11页一23页。
2:复习方法:快熟阅读,独立思考。
3:复习时间:5分钟
4:复习要求:复习后在教师提示下完成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网络。并完成复习检测题。
知识梳理 直接加热的间接加热的存放药品的仪器加热仪器计量仪器反应容器常用仪器分离仪器取用仪器夹持仪器其他仪器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 烧杯 烧瓶 锥形瓶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温度计(测温度)漏斗药匙(粉末或小颗粒状) 镊子(块状或大颗粒)
胶头滴管(少量液体)试管夹 铁架台 (带铁夹 ,铁圈) 坩埚钳长颈漏斗 玻璃棒 试管刷 水槽等酒精灯复习检测二( 时间 5分钟 )1:药品取用的原则
. (1)“三不”原则:取用时不用 接触药品,不要把
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 任何药品的味道。
(2). 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液体取 固体只需
. (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能 , 要放在
2、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手鼻孔尝最少量1一2mL盖满试管底部放回原瓶随意丢弃拿出实验室指定的容器内试管
3、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4、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用     
5、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6、取粉末状药品   。
7、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8、量取80mL的盐酸    。
9、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有:
10、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11、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如果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12、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
: 玻璃棒胶头滴管 集气瓶药匙或纸槽 蒸发皿 量筒 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等 烧杯 烧瓶 锥形瓶 10ml大于8ml链接中考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C2、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试管的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作铁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到蒸馏水
D用金属和酸制氢气时,可采用与制二氧化碳相同的装置
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烧杯 B 、 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CB归纳总结:
变化性质 1 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区别
联系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区别
联系
2 常用仪器的识别和操作强化训练1.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数千人死亡,几万人受伤,损失惨重。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啸冲毁道路 B.房屋震倒塌
C.炼油厂爆炸 D.汽车被压扁
3.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作结论
4.在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下列哪种物质中( )
A.食盐水 B.水 C.澄清的石灰水 D.酒精
CCAC5.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6.取用下列 试剂:①研碎的胆矾 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
使用药匙的是  ,使用镊子的是  ,使用胶头滴管的是  (用试剂的序号填空)。?
7.下列描述中,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填字母代号)。?
A.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石灰石与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 D.胆矾是蓝色块状的固体
E.木棒受力折断 F.胆矾被杵研碎
 A① ② ③ E、FC B、D, A8、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试管1: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 cm处加热;试管2: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试管3:将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60 s、35 s、27 s,请你回答:
(1)分析上述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哪一层火焰?为什么?
(2)用酒精灯如何给试管加热?
(3)加热时,试管内最大液体盛装量为多少?为什么?
答案:(1)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2)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3)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若超过1/3,加热时液体易溢出试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