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历史 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视频素材)(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历史 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视频素材)(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3 17:04: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人人都说皇帝好,
其实皇帝烦死了:
???朝中有官管事好,
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
只怕尾大不掉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
若无智慧命也了。烦恼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加强的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汉、宋
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明、清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学习任务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初步得到加强
——从景帝平叛到汉武帝集权
二、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进一步强化
——从唐朝藩镇割据到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尾大不掉)材料三:刘邦所封同姓诸侯的封国,占据了国土大部。其中齐、楚、吴三国几乎“分天下半”。
材料四:惠帝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
吸取秦亡孤立而亡的教训同时借鉴秦代郡县制采用郡国并行制思考:针对诸侯国尾大不掉,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七国发动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三个月后平定叛乱。削藩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2.措施:1)中央:设中朝,削弱相权A.封国:实行“推恩令”
酎金夺爵B.设刺史,监察地方3.影响:3)经济:统一货币,丝绸之路2)地方4)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对外:征服匈奴,扩张领土5)选官:察举制、征辟制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初步得到加强
——从景帝平叛到汉武帝集权
二、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进一步强化
——从唐藩镇到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尾大不掉)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北宋?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北宋唐玄宗后期任用奸佞导致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并继续扩大形成藩镇林立唐中期因为保卫边疆地区设置节度使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宰相赵普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北宋兵削夺朝中大将兵权:杯酒释兵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 枢密院发兵 权在中央:将相权一分为三;
在地方:削夺节度使权限;
设通判监督知州;
文臣任州郡长官。钱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北宋分化事权,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思考: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后有何影响守内虚外,战斗力衰退权力过分集中,无法发挥地方自主性,导致臣下不负责任三冗两积局面,财政危机西汉初年分封制与七国之乱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政权更迭北宋加强集权周世宗改革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隋唐大一统元行省制地方制度演变-趋势?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被强化。明初时期的
中枢权力体系皇 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吏户礼兵刑工归入归入亲自掌管相权反弹→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明朝(丞相专权)材料一: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
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 恣。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明废除丞相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产物。
明清封建社会已经进入晚期,地主阶级的腐朽性以及封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统治很不稳固。思考探究一: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影响原因: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仍教训
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思考探究一: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材料三: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材料四: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思考2、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有何影响?(要点提示:从皇权专制的发展和明太祖建立明朝的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明太祖此举的目的。阐明观点,评价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明智。积极:
加强皇权,防止权臣专政,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局限:
1、政治: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阻碍了民主化发展;
2、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3、无法定辅臣,加重皇帝负担,也造成了后期宦官专权局面。思考探究一: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明朝(有官管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帮助皇帝批复奏“票拟”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思考探究二:内阁制是否等于宰相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行政机构位高权重内侍咨询机构统领百官,有决策权无决策权丞相制度、职位皇帝信任思考探究二:内阁制是否等于宰相制 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内阁皇权受限皇权加强皇权顶峰二、皇权的不断加强—清朝(大权在握)上传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中书一省制清朝
设军机处明朝
废丞相
设内阁宋朝“二府” 三司制汉朝中外朝制二、皇权的不断加强—清朝(大权在握)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课堂小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和地方皇权和相权郡县制——郡国并行——大一统——兵权钱——行省——废行省设三司—行省 三公九卿制—中朝—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中书省—废丞相设三司—军机处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被强化。民主富强是我们的追求,
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中国梦 少年梦!课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