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湘教版六年级上册3单元第三课火 山一、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
2、知道火山的形成原因。
3、认知火山喷发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灾难和益处。二、重点难点 重点:模拟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难点: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活动<一>、活动一
分组讨论:地震形成的原因?
<一>、活动二
分组讨论:地震预兆?
<三>、活动三
分组讨论:地震时自我保护(自救)?1-3活动讨论提示1、当地壳由于受到挤压,会产生褶皱。当褶皱承受不了挤压的力度时,便会产生断裂并释放出能量,便形成了地震。
2、 当地震发生时,有十几秒的可以逃生的机会,如果你处在低楼层,确保自已能在 这十几秒的时间里跑到空旷地,那么你就赶快跑吧,如果楼层太高,就可以躲在床下、桌子下等。一定不要慌,也不要放弃,耐心的等待营救人员的救助。
3、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四>、活动四:演示实验每组一个学生做演示教材41“火山喷发了”实验
要求:1、注意酒精灯的用法。
2、番茄酱用土豆泥裹严实,顶不要薄一点。
<五>、活动五:分组讨论1、在“火山喷发的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
( ),用熟的土豆泥模拟( )
2、火山形成的原因?
岩浆地表岩层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六>、火山发生时的现象火山爆发时现象: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浓烟(冲向高空)灰、石块(落下来)岩浆(火红)
<七>活动六:看图回答课堂测试题六、课堂测试1、火山喷发时从火山口喷出的是
( )
2、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山体一般外形是
( )
3、火山一般分为三类:
( )
4、火山熔岩温度大约( )
5、我还知道了火山发生时的现象
岩浆、火山 灰、水蒸气 锥形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1000℃(
)
6、火山喷发对人们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是?
1.火山虽然有时会摧毁建筑、吞噬生命,但也可造福人类。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呢!火山可把地下大量有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带到火山爆发时现象: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浓烟(冲向高空)灰、石块(落下来)岩浆(火红) 地面,形成矿床。据地质学家鉴定,我国的鞍山铁矿的“造物主”就是海底火山。南京的梅山铁矿、马鞍山铁矿、浙江的明矾石矿,其形成也归功于火山的搬运。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座活火山,至今每天喷射出的气焰中含有金、银成分。不过,火山造就的矿产数硫磺最多,地球上的大型硫磺矿基本上与火山有关,我国云南的腾冲火山,每年要输送5000多吨硫磺。
好处二、曾于公元前79年毁灭了意大利古城庞贝的维苏威火山,已成为几家大型化工厂的天然原料仓库,意大利人利用仍在活动的火山喷出的化学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在州内的火山区兴建了数家这种一本万利的“火山化工厂”。意大利在相对安全的活火山区建造了一座火山蒸气发电厂,利用灼热的火山蒸气这一取之不尽而又价廉高效的能源发电。每年大部分时间为严寒所笼罩的冰岛,已有五分之一的家庭使用了通过管道送来的火山蒸气,以供取暖。
火山爆发后往往在附近留下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中含有多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一种天然的化学肥料。意大利、印尼等国火山区的农户常常将火山灰施于田间,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些“脚踏实地”的商人正在大量收集火山喷出的浮石,这种浮石可用来洗涤牛仔裤以达到“石磨蓝”的效果
好处三、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地处太平洋火山带,素有“火山王国”之称。该国有一个“火山游览区”,游览区风光旖旎,加之烟雾缭绕的活火山随时有可能爆发,吸引了大批追求冒险和刺激的游客。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海拔1900多米的伊萨尔科火山,它每15分钟喷发一次,游客在火山口四周坐下,便可以观赏到断断续续的喷火奇景,不会有任何危险。
七、作业课后搜集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资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