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透镜巩固测试
1.有下列元件: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_______;有两个焦点的有_______;有一个焦点的有_______;利用光的反射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光的折射的有_______.
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3.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4.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所示.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的.
(2)烧杯底部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3)烧杯底部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5.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6.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 (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靠近主光轴
7.如图是利用太阳光估测凸透镜焦距的常用方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 cm,这时光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_______,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8.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a、b、c、d、e 这五块玻璃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
A.a B.b C.c D.d
9.画出图中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0.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上的字,他看到的字是( )
A.倒立、放大 B.正立、放大
C.倒立、缩小 D.正立、缩小
11.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 ( )
A.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才会有会聚作用
C.对任何光束都有会聚作用
D.对成像的光束才有会聚作用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如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
14.给你一个透镜,你有哪些方法去辨别是什么透镜?
15.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16.如图所示,透明玻璃瓶内有一细棉线,细线下端系有一个泡沫塑料小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不打开瓶盖和不损坏玻璃瓶的情况下,使瓶内的细棉线断掉.(器材可根据需要自选)
17.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间隔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是( )
A.只能是凹透镜
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
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
18.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
19.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
20.如下图,在MN处放有一个透镜,太阳光从左上方射下来,在透镜的附近放一小纸片,在纸片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由此可以判断 ( )
A.若纸片放在a处,则MN处放的是凸透镜
B.若纸片放在a处,则MN处放的是凹透镜
C.若纸片放在b处,则MN处放的是凸透镜
D.若纸片放在b处,则MN处放的是凹透镜
答案
1. 凸面镜、凹透镜 凹面镜、凸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 凸面镜、凹面镜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凸透镜、凹透镜
2. 会聚 发散 发散 会聚
3. a.发散 b.会聚 c.发散 d.会聚
4. (1)漫反射 (2)会聚 (3)发散
5. B
6. D
7. 焦点 10
8. B
9. 图略
10. B
11. C
12. C
13. 大 小
14. 摸,中间厚两边薄为凸透镜;照,太阳光照射下,有小亮的光斑的为凸透镜;看,看书上近处的字,放大的为凸透镜等等
15. D
16. 方法:拿一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其焦点刚好落在棉线上,棉线就会烧断原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7. C
18. 凸 凹 变大
19. 如图所示
20. C
4.1光的折射
1.小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她的想法中错误的是 ( )
A.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中后,仍按直线传播
C.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
D.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可能靠近法线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
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3.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4.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
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
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
5.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6.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7.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B.?
C.?D.
8.如图,S为发光点,试作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SO、SA和SB的折射光线.
9.一束与水面成6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
A.小于60° B.大于60° C.大于30° D.小于30°
1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多选)下现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 钢笔错位?B. 小孔成像?
C. 看水中的鱼?D. 隔水看花
1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
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3.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14.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请用箭头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图可知:AB是________,CD是________,空气在________的________侧,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1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 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16.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从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韵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
(1)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一束光射向左右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画出光从玻璃砖左表面射出的光线,并标出该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小.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_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答案
1. C
2. C
3. A?
4. D
5. 硬币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6. A
7. D??
8. 图略
9. D
10. B
11. CD
12. B
13. C
14. 界面;法线;AB;左侧;60;30
15. 左;等于 16. (1)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射入水或玻璃中时,玻璃的折射能力强
17. 如图所示
18. 左;35°;60°
3.4 平面镜复习
1.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__。(填符号)
A.像和物的大小 B.像的虚实
C.物距和像距 D.像的倒正
(2)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__。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像(填“实”或“虚”)。
(5)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2.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
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___(选填“物体”或“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关于“镜中花、水中月”,正确的说法是
A.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C.镜中花与实际的花一样大,水中月比实际的月亮小
D.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4.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5.若一个身高为1.6 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穿衣镜前0.5 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m。若此人以1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 s,则像高为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7.如图,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自己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越大,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就越大
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9.图中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10.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4.2 m B.2.7 m
C.4.6 m D.3.8 m
11.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在桌面上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12.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
B.避免因车厢内景物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而影响安全行车
C.避免噪声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13.如图所示,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 m,江水深10 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_______m。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A.色散现象 B.透镜成像 C.小孔成像 D.平面镜成像
15.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________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____。(填序号)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________。
16.小明同学身高165 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18.小楠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5)小楠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
B.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C.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D.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
答案
1.(1)A (2)垂直 (3)不变 (4)不能 虚 (5)多次实验,弹片寻找普遍规律
2.像 不变
3.D
4.D
5.1.6 1 1.6 2.5 不变
6.如图所示
7.如图所示
8.A
9.C
10. A
11.B
12.B
13.虚 240
14.D
15.(1)竖直 (2)像
(3)B (4)不能
16.165 7:20
17.不点燃 成像清晰
18.(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玻璃板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5)不变
19.B
4.1光的折射巩固练习
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光线一定向水面偏折
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一定向法线偏折
2.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0°时,折射角_______.
3.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4.如图,光线照射到容器底部,在E点有一处光斑,向容器里逐渐灌满水,光斑将( )
A.先向右移,再向左移动至E点的左侧后静止
B.先向右移,再向左移动至E点后静止
C.一直向右移动后停止
D.先向左移,在向右移
5.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中斜射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 )
A.仍保持不变
B.将逐渐减小
C.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将逐渐增大,并有可能大于入射角
6.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如果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8.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的景物的位置变高了,下列哪一幅光路图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 ) A.?B.?C.?D.
10.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 )
11.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
B.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C.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可能等于90°
D.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可能等于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人在水中看到的岸上“树”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C.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D.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13. (多选)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B.P点在S点的上方 C.Q点在S点的上方?????????D.Q点在S点的下方
14.一束光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5.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方向,注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6.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
1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 ______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______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______ 光线,而只存在 ______ 光线.
18.如图所示,清澈平静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和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
答案
1. C?
2. 法线 法线两侧 也逐渐减小 也为0°
3. B
4. C?
5. C
6. 50° 30° 0°0°
7. 如图所示
8. B
9. C?
10. B
11. C
12. A
13. AC
14. 图略
15.如图所示
16. 60°;37°
17. 由小变大;90°;折射;反射 18. 37°;43°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测试
1.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一位置处,在另一侧离凸透镜20cm处时,光屏上恰好成现出倒立等大的像;若该同学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则在透镜另一端移动光屏将会发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得不到像
2.在距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4.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A. B. C. D. B.
5.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g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但亮度变暗
8.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9.如下图所示,在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字母“F”,正确插入幻灯片的方法是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 , 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 , 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1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 cm,在透镜左侧10 cm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 cm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12.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13.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
14.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20cm 处,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
15. 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 ;图中的文字“关灯”表示将开关处于 状态.
16.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D.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_______?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
18.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______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________(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答案
1.A
2. A
3. b点 F点
4. B.
5. C
6. D
7. D
8. A.
9. .D
10. A
11. D
12. D.
13. 虚 实 远离 投影仪
14. 10cm<f<20cm
15. 放大镜;断开.
16. A
17. 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15.0
18. 凸;倒立;照相机
4.1光的折射综合应用
1.如图是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方向改变的光路,图中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过O点的法线,可以断定L1是_______光线,L2是_______光线,L3是_______光线.反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光的传播是_______射向_______里的.
2. 水边有一个竖立的标杆,水面下的游泳者看到标杆位置与实际位置相比( )
A.一样高 B.偏低 C.偏高 D.无法判断
3.今年6月,在山东蓬莱仙境又一次出现了“海市蜃楼”,它是一种光现象,人们观看到的景物是实际景物 ( )
A.反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B.折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C.反射后形成的倒立的虚像 D.折射后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4. 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如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_______形成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6. 如图所示,我们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正确的是( )
7.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8.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9.如图所示,a、b为岸上灯泡S发出的光线射入潜水员眼睛的其中两条,请作图找出潜水员看到岸上灯泡的位置S'.
10. 小王在河边玩耍看见清澈的河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对着鹅卵石的 照射(选填:上方、下方、正对方向)。
11. 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 ,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13.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 ( )
A. BC方向 B.BO方向 C.BD方向 D.以上方向均可
14. 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图。
15. 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
。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人射光线可能是从 进入 。
16.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17.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图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答案
1. 折射 反射 入射 ∠6 ∠3 玻璃 空气
2. C
3. B
4. A
5. 折射 虚
6. D
7. 小于
8. A
9. 如图所示
10. 正对方向
11. 光的折射 变大
12.折射 反射
13. B
14.
15.
(1)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并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水(或玻璃),空气
16. B
17. 如图所示
4.2 透镜基础测试
1.常见的透镜有两类,一类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_,它对光有_______作用;另一类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_,它对光有_______作用.
2.手拿凸透镜看书上文字,看到_______,后拿凹透镜看书上的文字,看到_______.
3.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反映了凸透镜_______能力的强弱,焦距越短的这种能力越_______.
4.把一滴水滴在玻璃上,然后透过水滴和玻璃看书上的字,发现字的大小_______了,在这一现象中水滴相当于_______透镜.
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_______在主光轴上一点F,这个点F称为焦点,焦点到_______的距离f叫做焦距.
6.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位置.
7.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
8.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
9.小华在观察太阳光通过甲、乙两副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副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太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太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始终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透镜.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B.在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只有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是没有焦点的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分散开的
11.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
12.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13.下面四个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透镜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
A.a B.b和d C.c D.a、b、c、d都是凸透镜
14.在下图中,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或折射光线.
15.日常生活中,一般家庭的大门上总装一种“警眼”,它实际上是 ( )
A.平板圆玻璃 B.圆形的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6.在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这是因为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会对太阳光起会聚作用,从而灼伤视网膜.
17.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底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 )
A.圆形亮斑
B.圆形暗斑
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18.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0.有两只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气泡、污物、颜料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答案
1. 凸透镜 会聚 凹透镜 发散
2. 字放大 字缩小
3. 会聚 强
4. 放大 凸
5. 会聚 会聚 光心
6. 凸透镜 焦点
7. A
8. B
9. 凸 凹
10. A
11. 焦距
12. B
13. C
14. 如图所示.
15. D
16. 凸透镜
17. D
18. 红光 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弱
19. D
20. 分别用手指放在玻璃杯后面,看到手指放大的为有水的杯子.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测试
1.填写下列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2.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cm
B.大于10 cm且小于20 cm
C.小于10 cm
D.等于20 cm
5.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 、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7.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8.在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___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 cm”刻度处.则应在_______cm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_______为止.
9.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1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5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位置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cm的位置处.
(1)实验前调整小灯泡,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中心,让它们在 .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A处)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亮圈的大小,当光屏上的亮圈直径为5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B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连续向右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标有50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灯泡的像.
(3)若固定小灯泡在“0”位置处,移动凸透镜和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小灯泡的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像 B.等大的像 C.缩小的像 D.正立的像
1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3.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 )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
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14.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
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15.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_______.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
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测试
1. 略
2. 缩小;照相机.
3. B.
4. A
5. A
6. 缩小;照相机.
7. D.
8. 高度 中心 60~70 清晰
9. B
10. (1)同一高度上;(2)15;不能;(3)能.
11. A.
12. B
13. D
14. (1)同一;(2)缩小; 照相机;(3)变大;(4)上;(5)B.
15. A.
16. (1)垂直 (2)光屏中心 (3)避免实验偶然性 (4)下 主光轴上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巩固测试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_______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_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在调整高度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点燃蜡烛.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
5.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 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
6.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1)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_;当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已成一缩小清晰的像.要在光屏上成一放大清晰的像,则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
(4)要想成放大的虚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知道凸透镜的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有
(4)如果让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打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9. 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10.如下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____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______,成虚像的是图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没有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 )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2. 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 (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1
12
10
倒立放大实像
60
2
14
10
倒立放大实像
35
3
15
10
倒立放大实像
30
4
30
10
倒立缩小实像
15
5
30
12
倒立缩小实像
20
6
30
15
倒立等大实像
30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4)将蜡烛置于凸进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
13.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 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
15.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移动.
1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
(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17. 学习透镜知识时,秦老师与同学们发现照相机、投影仪与放大镜,在距离、成像等方面有差异,经过讨论,确立了探究课题【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跟 (选填“物体的大小”或“物距”)有什么关系】,小敏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移动光屏能承接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与上面研究过的 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所成实像变大些,可将蜡烛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答案
1. A.
2. C
3.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凸透镜 光屏 同一高度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之前
4. 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
5. A.
6. C
7. (1)凸透镜 蜡烛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大于20 cm 大于10 cm小于20 cm (3)大于10 cm小于20 cm (4)小于10 cm
8. (1)焦距;会聚;
(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4)靠近.
9. B A C
11. D
12. (1)光屏;主光轴;(2)D;(3)A;(4)因为蜡烛有一定的体积,把它放到焦点时,它有一部分会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能看到放大的像.
13. D.
14. C
15. (1)最小(最亮、最清晰) 10 (2)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3)上
16. (1)10;(2)放大;(3)蜡烛在焦点以内.
17. 物距;缩小;照相机;靠近.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强化测试
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了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不同的是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承接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选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6.当烛焰、透镜、光屏三者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光学器件正常使用时,与这个烛焰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监控摄像头
7.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
9.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10.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11.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2.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3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8cm??????????????????????????????????B.?15cm?????????????????????????????????
?C.?20cm???????????????????????????????D.?40cm
1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4.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15.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 )
A.穿衣镜 B.老花镜
C.近视镜 D.汽车观后镜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7.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
18.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想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工作的。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该同学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在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位置的情况下,若想在光屏上再一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1. B
2. D.
3. 凸 实 虚
4. D
5. (1)将蜡烛位置向上移 (2)右 放大 (3)虚 C
6. C.
7. B
8. B
9. B
10. B.
11. 放大镜 虚像
12. A
13. (1)会聚 11 (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放大 靠近
14. D.
15. B
16. 缩小
17. 焦点 右 倒立 取下套筒上的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
18. 虚像;显微镜;虚像
19. (1)10.0(2)左;缩小;照相机(3)左
4.1光的折射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在原来位置 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______________(选填“CG面的左方”“CG面的右方”“AE面的上方”或“AE面的下方”)
3.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为_______,分界面_______侧是玻璃.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 (???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装满水的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现保持人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容器中的水慢慢抽出,则在此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 C.仍在原来位置??????????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6.如图所示,点光源发出的光经玻璃砖后从O点斜射入空气,OA为出射光线,点光源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B.N点?????C.P点?????D.Q点
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
8.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MM'处发生折射,如图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面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9.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0. (多选)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B.从鱼缸侧面看鱼,发现鱼会变大 C.放满水的泳池底部看起来很浅???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1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1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
13.小王在河边玩耍看见清澈的河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该对着鹅卵石的________照射(选填:上方、下方、正对方向)。
14.(多选)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15.在一个深坑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若坑中灌满了水,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b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的大致范围,并按a的方法表示出来.
16.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7.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 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 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 时,便没有了 ________(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入射角i
空气
?0
? 30°?
? 45°?
60°?
折射角r
水
?0
?22°
?32°
40°?
折射角r
玻璃
?0
?17°
?24°
30°?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______ . (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 答: ______ (填选项中的字母)
1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________,空气在________(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答案
1. B
2. FH CG面的左方
3. AO OB ∠4 ∠2 左
4. B
5. B??
6. B
7. 60° 37°
8. 60° 40°下 图略
9. B
10. BC
11. D
12. C
13. 正对方向
14. CD
15. 图略
16. 如图所示
17. 等于;大于;折射光线
18.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折射光线消失;A 19. HD;∠1;AE的下方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巩固训练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轨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2. 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3.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现在将凸透镜向光屏移近10 cm,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倒立的、缩小的是实像
B.倒立的、放大的是实像
C.正立的、缩小的是虚像
D.正立的、放大的是虚像
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且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总是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且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5. 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 缩小 (填“放大”或“等于”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 近 视眼(填“近”或“远”),需要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凹 (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6.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通过图象分析出该凸透镜的焦距.
7.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______调(选填“上”或“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3)若想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_______点(填字母符号).
8.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
9.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2(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从图2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
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 (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 ;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 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 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 (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方(选填“前”或“后”),故需佩戴 透镜矫正.
10. (多选)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
11.如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蜡烛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 ( )
A.u>2f B.f12.某同学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所成的虚像,关于眼睛、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下列正确的是( )
1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焦距是 cm.
(2)为了能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心位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示意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 .
14.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
16.光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不断改变物距(u),并在调节得到清晰像时记录像距(v),结果获得了一组物距(u)和像距(v)的对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那么,根据你所知道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对图线的分析,可知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此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17.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
18.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
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屛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屛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带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
1. 缩小;光屏.
2. C.
3. A
4. 倒立 能 正立 放大 不能
5. (2)左;缩小;(2)近;凹.
6. D.
7. (1)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2)上 右 (3)B
8. B
9. (1)放大;投影仪;(2)太大(或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3)小;小于;大;后;凸.
10. BC.
11. A
12. B
13. (1)会聚;11;(2)同一高度;放大;投影仪.
14. D.
15. B
16.10
17. 放大;右.
18. (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近视.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训练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成实像时,要使像变大,应将物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同时将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物向下移,则像向_______移(选填“上”“下”“左”或“右”).
3. 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入光具座中进行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情景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在另一侧距离凸透镜40cm处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30cm处时,得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B.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物体移至距离透镜10cm处时,在同一侧会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
D.距离透镜40cm处发出的两条光线(如图),经过透镜后能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6.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离放大镜稍近些
7.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 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9. 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如图位置,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图中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1.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3.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14.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移到15 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______.
15.“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16. 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 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将蜡烛放在C点时,相当于 的工作原理(填光学仪器的名称).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蜡烛在u>2f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 “虚”或“实”)。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________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________
答案
1. A.
2. 减小 增大 上
3. A
4. (1)为了测凸透镜的焦距 (2)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 D.
6. C
7. D
8. A
9. B.
10. (1)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或1倍焦距以内 (2)放大 投影仪 靠近
11. D
12. 缩小 C
13. A.
14. (1) 10 (2)大
15. 凸透;缩小;实;20
16. a;投影仪(或幻灯机).
17. (1)左 (2)①缩小 ②大 (3)左
18. 大于;小于
19. (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缩小(3)正立;虚(4)完整;变暗
4.1光的折射
1.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其余可以用光的_______原理来解释.
2.一把插入水中的勺子变得向_______弯折,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的池水比实际的_______,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_______;这都是光的_______的缘故.
3. 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地增大,则入射角一定(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无法断定
4. 一束与液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时,则折射角为( )
A.大于30°小于40° B.大于40°
C.大于20°小于30° D.30°
5.人在池塘边看到鱼在蓝天白云中穿行,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看到的鱼是光反射的结果,蓝天白云是光折射的结果
B.看到的鱼是光折射的结果,蓝天白云是光反射的结果
C.鱼和蓝天白云都是光反射的结果
D.鱼和蓝天白云都是光折射的结果
6.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 )
A.都是经水的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经水的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7. 渔民在叉鱼时,要把叉子对着所看到的鱼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
8. 束光垂直玻璃的表面射入玻璃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光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如图,有一束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空气在界面M'N'的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
11. 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 ,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如图所示,一容器的底面有一平面镜,容器中盛有水,一束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画出进入水中,经平面镜反射又射入空气中的光线传播路线。 ? ? ?? ?? ? ? ?? ?? ?? ?? ?? ?? ?? ?? ?
1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14.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射向 (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15.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人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16.如图所示,a、b是在水中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
(1)其中A表示_______.
(2)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
17.小明在“探究透镜的奥秘”的实验中:
(1)他观察到一束激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2)他忽然想到如果把三棱镜按如图所示进行组合,再将一束平行光线分别入射到甲、乙棱镜,情况将会怎样呢?请提出你的猜想.
答案
1. (3)(5) (2)(4)(7) 直线传播
2. 上 浅 高 折射
3. B
4. C
5. B
6. D
7. 下方
8. 不变;变小
9. A
10. 上方 30 60
11. 光的折射 变大
12.
13. D
14. A
15. (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
16. (1)像点 (2)图略
17. (1)折射光线总是向三棱镜的底部偏折.
(2)甲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乙棱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1光的折射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
2.下图中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
3.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4.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树影婆娑
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了折射,下图中正确的是 ( )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7.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8.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
A.光线a????B.光线b????C.光线c????D.光线d
9.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折射光线(注意标出相应的法线).
10.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
A.逐渐变小 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不变 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
11.光从空气射人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 B.30° C.45° D.60°
(多选)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 ) A.?B.?
C.?D.
1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 (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14.介绍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长方形玻璃水槽底部放一块(比槽底略小、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然后向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再向水槽底部的镜面上均匀地撒一层砂糖,不搅动,让水槽平静地放置几个小时,待砂糖慢慢地全部溶解,这时用玩具激光器L在水槽侧壁靠近底部的O处(如图所示).向糖液中发射一束激光,可以观察到激光束在糖液中的传播路径好似乒乓球在水平桌面上弹跳着向前的运动轨迹.这个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与启示呢?
(1)平静的水槽中的糖液,它的各部分的密度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 )
A.各处都是均匀的
B.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小
C.由下往上,密度渐渐变大
D.从左到右,O、A、B、C是糖液密度变化的转折点
(2)光在糖液中的弧形传播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由于糖的作用,使槽底的平面镜对光有了吸引作用
B.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大的方向偏折
C.糖液是液体,槽底和平面镜是固体,光在传播时总是向着有固体的方向偏折
D.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总是向着密度小的方向偏折
(3)下列现象中,与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很类似的是 ( )
A.在河岸上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人就能观察到日出
C.光透过三棱镜,向三棱镜底边偏折
D.阳光透过浓密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
15.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 。
16.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 ______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______ ,空气在 ______ (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CG的右方”).
17.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18.如图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制玩具青蛙,人的眼睛在S位置时刚好看不到青蛙,这是________的缘故;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眼睛就能够看到青蛙了,这是________造成的。
答案
1. 小于 大于 不变
2. 玻璃 空气
3. D
4. B?
5. D
6. 如图所示
7. D
8. B?
9. 图略
10. B
11. A
BC
13. B
14. (1)B (2)B (3)B
15. 折射;同一种均匀介质
16. HD;∠1;AE的下方 17.C
18.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4.2 透镜基础练习
1.薄透镜的光心的性质是(??? )
A.?位于透镜中央?????????????????????????????????????????????????????B.?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C.?位于主光轴与透镜相交处????????????????????????????????????D.?可使光线会聚于此点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饮料瓶.这是因为透明的装液饮料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它对平行人射的太阳光具有_______作用.
3.当小红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眼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眼镜甲是_______透镜,眼镜乙是_______透镜.
4.小明用___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___处可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这里利用了光路_______性的道理.
5.通过弧形玻璃缸从侧面看到的金鱼与真实鱼不同,这是因为弧形玻璃缸相当于_______,我们看到的是鱼被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6.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_______作用.
7.如图所示,透镜分别对光起何种作用.
8.在一个不透明的木板上,钻一个小孔,用眼睛通过小孔可以观察到一定的范围,如图所示.为了扩大观察的范围,在小孔中嵌入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在图中的四个截面中能获得最大观察范围的是 ( )
9.关于凹透镜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B.把凹透镜对着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老花眼镜是凹透镜制成的
D.通过凹透镜的光不一定是发散光
10.小明家为了防盗,在家中的门上装了一个“猫眼”,他在屋内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小明,则“猫眼”应该是 ( )
A.平面镜 B.潜望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1.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里.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同学们在讨论“如何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削成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位置.
13.在下列暗箱中画上相应的光学元件.
1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焦点
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也有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通过凹透镜的光一定是发散的
15.根据图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在方框内填放适当的光学元件,并将光路补充完整.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
A.凸镜 B.凹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7.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8.在下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并补全光路.
19.对以下四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甲图现象说明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
B.乙图现象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丙图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丁图现象说明红色玻璃能使光的强度增加
答案
1. B
2. 凸透镜 会聚
3. 凸 凹
4. 凸 焦点 焦点 可逆
5. 凸透镜 放大 虚
6. 会聚
7. 会聚 发散 会聚 发散
8. D
9. C
10. C
11. A
12. 凸透镜 焦点
13. 图略 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
14. B
15.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
16. D
17. 凸透 会聚
18. 如图所示
19. D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训练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像时,实像和虚像的转折点是在_______处;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转折点是在_______处;凸透镜成实像时,总是物近,像_______(选填“远”或“近”),像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 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
4.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5.如图所示是某市初中毕业生物理实验考查时,四位同学组装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6.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烛焰放距凸透镜20 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3)使烛焰向右移动2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实验中各器材的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研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则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填字母)
a.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b.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凸透镜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c.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吗?为了在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小明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①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上,用笔在纸上画出蜡烛的“像”.请你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②将画有烛焰“像”的纸 (填“正”或“倒”)贴在光屏上,这样便能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准确的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8.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9.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
12.(多选)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3.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10 cm小于20 cm
B.等于20 cm
C.小于10 cm
D.大于20 cm
1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所在的范围是_______;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_______.
15.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 成像原理相同;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尽上40cm和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后,此时应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 侧(选填“左”或“右”)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16.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 的(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17.下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
1. C
2. 焦点 2倍焦距 远 变大
3. (1)10;(2)倒立、缩小的实像;(3)远离.
4. B.
5. B
6. (1)下 (2)10 (3)右 放大
7. (1)c;
(2)①见图;
②倒.
8. C.
9. C
10. B
11. (1)10;(2)放大;(3)发散;远离.
12. AC.
13. C
14. f2f
15. (1)10.0;(2)照相机;(3)右.
16. 缩小;10.
17.C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强化训练
1.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烛焰所成的像 ( )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B.
4.放映幻灯时,为了在银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将幻灯机与银幕间的距离调_______些,同时将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_______些. 远 近
5.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f<2cmB.? 2cm6.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1)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
(2)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10 cm.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
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 D.
8.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 )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9.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10.一种手电筒上的聚光小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11. 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
A.u<f B.f<u<2f C.u=2f D.u>2f D.
12.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1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____.
14.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在下图中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
15. 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16.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18.如图,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________。
(3)如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1. C
2. D
3. B.
4. 远 近
5. D
6. (1)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直线上) (2)不完整 此结论只适合于凸透镜成实像时,不适合凸透镜成虚像时
7. D.
8. D
9. D
10. A
11. D.
12. 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3. 倒立等大的实像
14. (1)平行光源、光屏、刻度尺 (如图所示) (2)只测一块镜片的焦距,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15. C.
16. C
17. 10cm~20cm(f<u<2f);小于10cm(u<f)
18. 投影仪;右
19. (1)15(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3)放大;倒立;? 能(4)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