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内容】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教学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物品、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发霉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回忆见过的发霉现象,包括发霉的物品、发霉的部位、发霉的时间、环境特点、霉的样子。
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请同学们回忆见过的发霉现象,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
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二、【自主活动】
观察霉的样子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三、【自主展示】
谈话: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此,你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对霉的已有认识。
学生阅读教材P10页的资料——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让学生明白霉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对人类有贡献也有危害。
四、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大胆进行假设。
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设计实验方案。
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要求把设计意图写下来。
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初步设计如下实验表格:
假设的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小组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实验雷同。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实验。
五、汇报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的结果
各小组简要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或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六、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
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食物或物品会发霉?
启发谈话:发霉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呢?
看教材P9-10页上的四幅图,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七、拓展延伸
课外实验:学生继续研究霉产生的其他条件。
进一步探究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的方法。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发霉的条件:温暖、潮湿
霉菌四怕:光、氧、冷、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