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搭建生命的“积木”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2.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3.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4.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
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发现
教学难点
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关于细胞结构的图片、视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谈话倒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你们知道细胞有什么样的形态?
生:细胞的形态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
生:比如……
师:虽然细胞形态各异,功能各异,但它们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授
细胞的结构
出示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结构让学生找异同之处。

学生寻找细胞结构的异同,然后介绍细胞的结构:
不同的细胞都可以分成: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并举例说明。
(二)指导学生认识细胞认识的历史
1.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的结构,关于细胞知识,你们知道些什么?说说吧!
2.学生交流。
3.教师谈话:关于细胞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呢!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4.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5.学生回答。
6.教师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三)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
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
(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
3.各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表演给全班同学看,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练习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是英国学者(????)最早观察到的,(?????)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称为可能。
2.??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的,要借助(????)才能看清楚,但个别细胞却很(???),如(???????)。
3.?不同生物的细胞是( )的,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也是( )的。
4.?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5.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和(????)。
6.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是,(????)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和(???)的尸体。
总结
细胞虽然形态功能各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作业
画出细胞的结构。
收集有关细胞学说的历史和发展,并用学乐师生APP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细胞结构: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 胡克 首次发现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