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什么 3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什么 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2 13: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引趣:
喜欢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小石猴,人人夸,72变本领大,保护师傅去取经,路上妖魔个个怕。(孙悟空)
2.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和孙悟空一样会变的朋友。板书我是什么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划下来。
2.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这些句子有些难读,出示五个句子(生字套红)
a.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b.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c.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d.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e.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大家在小组里读读,互相帮助。
3.指名读,正音浮躁灌溉。
4.这些生字你有办法记住他们吗?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三、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每一个生字。
2.分析注意点:
a.注意"晒"的第九笔是竖折,不是竖弯钩;
b.“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c.“灾”和“黑”先复习笔顺。
3.指导写字,重点放在“两点水”、“三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上。
a.两点水(冲)的写法,先示范的再引导学生观察:两笔是以横中线为中心上下对应的“点”和“提”在横中线两边“对望”;写“提”要起笔向下,再回锋向上。
b.“三点水”池)边示范边引导观察:第一点与两点水的第一点位置相当;第二点正好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提"起笔比两点水的“提”位置低。另外,“池”字右边的“也”,“横折钩”的“横”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竖”刚好写在竖中线上,“竖弯钩”尽量往右边伸展,钩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笔。
四、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生字、词卡片认读。
2.指名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朗读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我是水,我会变,你们也想变吗?好,闭上眼睛,现在我们都变成了水,听录音,想象你变成了什么?
(2)请变成了云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变成云的?
指导读二、三句。大家都来读读这两个句子,能不能用简笔画把这个变化过程画下来。相机理解无数、极小。
这么神奇的变化,再读一读,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我也变成云了,有时候我(引读)——我穿着白衣服,人们叫我白云。你们都是什么云?多么美丽奇妙的景色啊,自己练习把这句话好好读读,读给同座小朋友听听。
(3)小雨点,小雹子,小雪花你们都等急了吧,赶快出来吧,说说你们的变化。
可爱的小雨点、小雹子、小雪花们,咱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出示三个词卡:飘下来落下来打下来)
朋友找对了,连起来读一读:
A.小雨点落下来。B.雹子打下来。C.雪花飘下来。
大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雨点,雹子,雪花,小水珠们,我真想到你们家里去做客,你们的家在哪里呀?读读第三自然段告诉老师。
(2)你们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呢?再读读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3)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朗读活动,读句子的学生依次增加,感受水的变化。
3.学习第四自然段:
今天到你们家里做客,我特别快乐,不过,听说你们脾气有点怪,读一读就知道了。你知道了什么?
引读理解温和暴躁相机用温和暴躁练习说话。
结合你们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说一说。
让我们做光做好事,温和可爱的小水珠吧。
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三、实践活动:
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教学小结:
本课时我采用了随机分析课文的办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自学,汇报不同的学习结果。教学用语非常富有童趣。教学最后环节还安排了让学生画一画水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这主要靠学生的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学得不好的肯定不会画出水的变化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