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0:28:51

文档简介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知识点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将1根镁带、1根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能燃烧的是________,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燃烧的是________,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变为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2-2-1
2.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C.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D.铝的氧化物容易在空气中生成铝
知识点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3.将Mg、Zn、Fe、Cu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A.Cu B.Zn C.Mg D.Fe
4.实验室中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3 置换反应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6.2017·绍兴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Cu+H2O
B.2KMnO4K2MnO4+MnO2+O2↑
C.HCl+NaOH===NaCl+H2O
D.2Mg+O22MgO
7.2018·徐州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A2-2-2所示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A2-2-2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瘪
8.2018·重庆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图A2-2-3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2018·荆门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6.5 g某种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 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  )
A.Zn-Cu合金 B.Zn-Fe合金
C.Fe-Al合金 D.Fe-Cu合金
10.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A2-2-4所示。在O~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减慢,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率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2-2-4
(2)为进一步测定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 g铝箔样品与5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 g。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拓|  展|  培|  优
11.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ΔM,画出Δ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A2-2-5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A2-2-5
A.m1∶m2=3∶7
B.m1-ΔM1C.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Δ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12.向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的甲、乙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再向甲中加入m1 g铝片,向乙中加入m2 g锌粒。
(1)若m1=m2,且两金属完全溶解,则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且指针不偏转,则m1∶m2=________。
(3)若两烧杯中金属完全溶解,且指针不偏转,则m1∶m2=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镁带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铜丝
黑 2Cu+O22CuO
2.B [解析]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A
4.Zn+H2SO4===ZnSO4+H2↑
5.D [解析] 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单质,这类反应称为置换反应。
6.A
7.C [解析] 物质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一般不会降低;纳米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装置冷却后由于消耗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气球又变瘪。
8.C [解析] ①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反应开始前溶液质量大于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溶液质量达到最大,之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②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不断升高,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开始下降;③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开始前氢气体积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体积不断增大,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氢气体积达到最大,之后氢气体积不再改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质量不变。
9.C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锌、铁、铝位于氢前,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6.5 g Zn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 g,6.5 g Fe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23 g,6.5 g Al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72 g。所以6.5 g Zn-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 g;6.5 g Zn-Fe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于0.2 g,少于0.23 g;6.5 g Fe-Al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于0.23 g,少于0.72 g;6.5 g Fe-Cu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少于0.23 g。
10.(1)铝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稀盐酸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2)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9 g+50.0 g-51.7 g=0.2 g。
设生成0.2 g氢气,需要参加反应的单质铝的质量为x。
2Al+6HCl===2AlCl3+3H2↑
54 6
x 0.2 g
= 
x=1.8 g
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100%≈94.7%。
答: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为94.7%。
11.B
12.(1)一定偏向锌粒一方 相同质量的锌和铝与盐酸完全反应时,铝反应产生的氢气比锌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放铝片的一边轻
(2)1∶1
(3)567∶520
[解析] (1)若铝和锌都完全溶解,即稀盐酸过量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铝与盐酸完全反应时,铝反应产生的氢气比锌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放铝片的一边轻,所以天平指针一定偏向锌粒一方。(2)若锌和铝均有剩余,则酸不足,酸完全反应,两边消耗酸的量是相等的,所以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而天平的指针不偏转,则加入的锌和铝质量相等,故m1∶m2=1∶1。(3)铝、锌都完全溶解,则硫酸过量,此时指针不偏转,即金属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的差值相等,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设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y。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m1 x
= 
x=
Zn+H2SO4===ZnSO4+H2↑
65 2
m2 y
= 
y=
则m1-=m2-
解得m1∶m2=567∶520。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腐蚀及防止方法               
知识点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相关知识回答:

(1)从左到右,金属的活动性逐渐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可以给你以下判断的依据: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在括号内填“能”或“不能”并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硝酸银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与硫酸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Zn、Fe、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很多种方法,下列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
A.根据金属导电性强弱判断
B.根据金属导热性快慢判断
C.根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
D.根据金属密度的大小判断
知识点 2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
4.在下列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是(  )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
5.2018·日照 如图B2-2-1所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B2-2-1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丙
B.①②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C.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③中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6.2018·长沙 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B.刷防锈漆
C.给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给某些部位涂油
7.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B2-2-2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图B2-2-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衢州 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B2-2-3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是(  )
图B2-2-3
①Mg2+ ②Mg2+和Fe2+
③Mg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杭州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 g铁粉和4.0 g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 g 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做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10.2017·绍兴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的关系如图B2-2-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B2-2-4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11.2018·安徽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图B2-2-5所示。
图B2-2-5
已知:Sn+SnCl4===2SnCl2
(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拓|  展|  培|  优
12.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教师详解详析
1.(1)减弱 
(2)Fe+CuSO4===FeSO4+Cu
(3)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2.(1)不能
(2)能 Fe+H2SO4===FeSO4+H2↑
(3)能 Cu+2AgNO3===2Ag+Cu(NO3)2
(4)不能
3.C 4.A
5.A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①中的铁钉与空气、水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③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①②③对比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6.C [解析] 黄金的价格昂贵,通过给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防锈,此方法不可行。
7.C [解析] ①中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比氢弱;②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③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氢强;④中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综上分析可知,②④组合即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Fe>Cu>Ag。
8.C [解析] 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Fe>Cu,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故溶液中一定有镁离子和生成的亚铁离子;另外,若铁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就没有铜离子;若铁没有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溶液中就有铜离子。
9.D [解析] 出现红色固体说明生成了铜单质,发生的转化过程为: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铁粉反应生成铜单质;结合题干分析,能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只有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硫酸亚铁,同时溶液上层清液呈浅绿色,亚铁离子呈浅绿色;前阶段无气泡,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说明铁粉更容易与硫酸铜发生反应;题目中没有使用其他浓度的硫酸进行实验探究,无法得到普遍规律。
10.C [解析] 因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在反应中,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析出,以此类推,最活泼的金属留在溶液中,所以由图示可知,ab段析出的金属是银,bc段析出的金属是铜,cd段析出的金属是铁,所以c点状态时金属铜完全析出,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Fe2+。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Fe2+。
锌分别与硝酸亚铁、硝酸铜反应的质量关系如下:
Zn+Fe(NO3)2===Zn(NO3)2+Fe,
65 5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锌完全反应置换出铜的质量多于铁,所以当置换出相等质量的铜和铁时消耗锌的质量铁多于铜,所以m111.(1)+4 (2)弱 Cu
(3)2SnCl2Sn+SnCl4
(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合理即可)
[解析] (1)Sn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计算出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铜没有参加反应,故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3)SnCl2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Sn和SnCl4,化学方程式为2SnCl2Sn+SnCl4。
12.(1)Ag、Cu
(2)Mg(NO3)2 Cu(NO3)2
(3)Mg(NO3)2、Cu(NO3)2 AgNO3
(4)小于
[解析] 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和铜粉,镁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当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镁粉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如镁粉完全反应后,铜粉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1)若滤渣中有镁粉,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已完全反应,则滤渣中有镁、银、铜。(2)若滤渣中有铜粉,说明镁粉已完全反应,有铜粉存在,溶液中硝酸银也已完全反应,硝酸铜可能没有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镁粉和铜粉均完全反应,硝酸银可能没有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4)镁分别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小于析出的银、铜的质量。铜与硝酸银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小于析出的银的质量。因此,不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反应后得到的滤液质量都小于反应前的溶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