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1课时 牙的结构及消化系统
知识点 1 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
1.下列哪个不是牙齿的直接功能( )
A.切断食物 B.吞咽食物
C.磨碎食物 D.消化食物
2.王华同学患了龋齿,他感到疼痛难忍,这说明龋洞已发展到 ( )
A.牙釉质 B.牙髓腔
C.牙本质 D.以上都不对
3. 如图B4-2-1所示是牙齿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B4-2-1
(1)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称为________,共有________颗。在学龄期,换上________。
(2)牙齿的结构按组成物质可分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图中③是指__________,④是指________。
(3)牙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人的消化和吸收,蛀牙也称________,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它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________,产生________物质而引起的。为预防蛀牙,需做到早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饭后要________。
知识点 2 消化系统
4.人体的消化道是由口至肛门的一条管道。在消化道中,下列各消化器官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食管→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咽→食管→小肠→胃→大肠→肛门
D.口→食管→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5.如图B4-2-2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B4-2-2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填序号),它能对________进行初步消化。
(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内。
(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填序号)。
6.下列消化腺中,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
A.肠腺 B.唾液腺 C.肝脏 D.胰腺
7.2018·嘉兴 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B4-2-3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B4-2-3
(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________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________(用图中器官编号表示),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作用。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教师详解详析
1.B 2.B
3.(1)乳牙 20 恒牙
(2)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 牙龈 神经
(3)龋齿 糖类 酸性 刷牙 漱口
4.A
5.(1)消化腺
(2)5 蛋白质
(3)1 3
(4)4
6.A [解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内。
7.(1)消化
(2)胰岛素 甲
(3)建议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内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解析] 由图可知: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消化系统。(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甲肝脏中,又称肝糖元,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的作用。(3)脂肪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摄入过多可致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胆结石或胆囊炎的人应少吃脂肪类食物。因为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在胆囊内浓缩和贮存,不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第2课时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知识点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2.食用下列食物后,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一杯牛奶 B.一粒维生素 C.一块蛋糕 D.一个橘子
3.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消化方面受到影响最大的是( )
A.对淀粉的消化能力
B.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C.对脂肪的消化能力
D.对所有食物的消化能力
4.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身体吸收。下列消化液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是( )
①唾液 ②胃液 ③胆汁 ④胰液 ⑤肠液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5.2018·仙居模拟 图A4-2-1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A4-2-1
A.④内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B.②内可将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C.③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6.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长约5~6 m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7.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消化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5~6 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人体有五种消化液,能使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被消化的是( )
A.胰液和肠液 B.胃液和胆汁 C.唾液 D.胃液
9.2018·柯桥区校级二模 如图A4-2-2所示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产生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
图A4-2-2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管,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1.2018·秀洲区模拟 如图A4-2-3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A4-2-3
A.淀粉在C部位开始消化
B.脂肪在D部位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C.甲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流入B部位的胆汁含多种消化酶
12.2018·德州 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甲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A4-2-4回答下列问题。
图A4-2-4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__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____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乙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___。
(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_______和合理运动。
拓| 展| 培| 优
13.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的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请分析这些物质最有可能取自( )
A.胃 B.食管 C.小肠中段 D.大肠下段
14.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其原因是( )
①胃肠停止蠕动
②血液不流向胃肠
③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④胃肠蠕动减慢
⑤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为探究食物中的成分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科学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白鼠平均分成A、B两组,前20 d 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20 d后两组交换食物继续喂养至40 d。如图A4-2-5是A、B两组白鼠40天内的生长情况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A4-2-5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你认为最好应选用__________(填“幼鼠”或“成年鼠”)进行实验。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口腔、咽和食管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能吸收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等;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所以胃、小肠、大肠都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水。
2.B [解析]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管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消化道管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糕中主要含有淀粉;橘子中含有糖类等物质,这些都是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维生素可以被消化道管壁直接吸收。
3.B [解析] 胃内的胃腺分泌的胃液参与消化蛋白质,所以接受了胃切除手术的病人,消化方面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4.D
5.D [解析] ④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肠液、胰液、胆汁这几种消化液,没有胃液;②是胃,可以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然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为氨基酸;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①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6.C [解析] 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襞、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7.A
8.A [解析] 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其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消化。肠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
9.A 10.C
11.B [解析] A是口腔,B是咽和食管,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甲从口腔(A)开始消化,是淀粉,乙从胃(C)开始消化,是蛋白质,丙在小肠(D)中开始消化并被最终消化,是脂肪,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最终流入小肠。
12.(1)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2)肠腺 胆汁 (3)Ⅱ D
(4)吸收 合理膳食
[解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 m,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图乙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管,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消化,可见Ⅱ代表蛋白质的消化。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13.C [解析] 淀粉最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它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先是胆汁将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提取的液体内有氨基酸,说明一定不是在口腔和胃内,因为口腔内不会消化蛋白质,胃内虽然能消化蛋白质,但也是对其进行初步消化,不会将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只要有氨基酸、脂肪酸出现就说明已经在小肠中了,所以其内容物中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病人的小肠中段中取出的。
14.B [解析] 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而导致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15.(1)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幼鼠
[解析] A组食物与B组食物的不同点是B组食物中加了牛奶,除去牛奶后,结果B组鼠的平均体重先增加后减小,说明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为了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最好应选用幼鼠进行实验。
第3课时 酶
知识点 1 酶
1.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________;酶被称为生物________,调控着细胞内成千上万个生化反应的进行。其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效率极高;②________: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2.2018·常德 如图B4-2-4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图B4-2-4
A.甲、乙都是蛋白质 B.乙也可能是一种酶
C.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D.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3.如图B4-2-5所示的曲线表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经过消化道的各个器官时被消化的程度。请判断唾液淀粉酶属于哪类物质( )
图B4-2-5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知识点 2 有关酶的实验探究
4. 2018·临海模拟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悦设置了如图B4-2-6 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A试管中的实验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则B试管中的实验材料为( )
图B4-2-6
A.淀粉液+唾液 B.淀粉液+清水
C.唾液+碘液 D.唾液+清水
5.图B4-2-7中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关系的是( )
图B4-2-7
6.2018·西湖区模拟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B4-2-8所示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请分析回答:
图B4-2-8
(1)实验设计: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 mL 5%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 ℃、25 ℃、35 ℃、45 ℃、55 ℃的水中水浴。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物,滴在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在进行步骤2之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
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结果
++
+
棕黄色
+
++
①试管中取出的反应物滴加碘液后,呈棕黄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之间。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后续实验操作)。
7.图B4-2-9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B4-2-9
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
B.t1的温度大概在37 ℃左右
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
D.在温度从O →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
8.2017·丽水 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图B4-2-10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9.2018·上城区二模 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观察现象,根据实验结果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至
此,“消化液”一词进入科学词典中。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通过实验确定胃液中包含了胃蛋白酶、盐酸和水等成分。小陈想探究消化肉块到底与胃液中的哪种物质有关,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甲试管
乙试管
丙试管
实验材料
一块肉块+4 mL蒸馏水
一块肉块+4 mL蒸馏水
一块肉块+
4 mL蒸馏水
对照设置
3 mL胃液
3 mL盐酸
3 mL
蒸馏水
水浴温度
37 ℃
37 ℃
37 ℃
实验结果
肉块消失
肉块无明
显变化
肉块无明
显变化
(1)斯帕兰扎尼作出实验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小陈的实验中设置37 ℃水浴温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陈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大致结论是:消化肉块与胃液中________(填“胃蛋白酶”“盐酸”或“水”)有关。
(4)你觉得还可探究________对胃液消化肉块快慢的影响。(写出一个即可)
拓| 展| 培| 优
10.某酒厂所生产的啤酒、果子酒放置久了会产生沉淀,从而影响销售,造成产品积压。经化验得知沉淀物是蛋白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
甲:在酒中加入少量蛋白酶(可使蛋白质水解的生物催化剂);
乙:在酒中加入少量氨基酸氧化酶(可使氨基酸氧化的生物催化剂)。
(注:酶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反应)
请评价这两种方案。
(1)________方案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
1.蛋白质 催化剂 高效性 专一性 酸碱度 温度
2.A
3.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唾液淀粉酶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可以推测出它属于一种蛋白质。
4.B 5.D
6.(1)先将5组试管分别在15 ℃、25 ℃、35 ℃、45 ℃、55 ℃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2)①淀粉被完全分解 ②25~45 ℃ 将温度间隔设置的更小
[解析] (1)应该先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各自在15 ℃、25 ℃、35 ℃、45 ℃、55 ℃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2)①试管中取出的反应物滴加碘液后,呈棕黄色,说明淀粉被完全分解。
②据表格分析,在25~45 ℃,淀粉分解最多,故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25~45 ℃之间;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将温度间隔设置的更小。
7.B
8.(1)专一性
(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
(3)BC
9.(1)小笼无明显现象,肉块消失或变小
(2)模拟人体内部环境温度
(3)胃蛋白酶
(4)温度
[解析] (1)斯帕兰扎尼作出实验推断的依据是小笼无明显现象,肉块消失或变小。(2)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所以小陈的实验中设置37 ℃水浴温度的目的是模拟人体内部环境温度。(3)根据实验结果甲试管肉块消失,而其他试管肉块无明显变化,得出大致结论:消化肉块与胃液中胃蛋白酶有关。(4)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和pH,所以还可探究温度对胃液消化肉块快慢的影响。
10.(1)甲 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生成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
(2)乙 氨基酸氧化酶具有专一性,不能使蛋白质水解而清除
[解析] 由于沉淀物是蛋白质,且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所以加入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生成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而加入氨基酸氧化酶则只能使氨基酸氧化,而不能使蛋白质水解而清除。故甲方案合理,乙方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