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1:54:14

文档简介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课时 血液
知识点 1 血液的成分
1.如图A4-3-1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图A4-3-1
2.2018·深圳 血液中的血细胞含量最多的是(  )
图A4-3-2
A.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红蛋白
D.白细胞
3.图A4-3-3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A4-3-3
A.如果将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移动玻片标本
B.①③都具有细胞核
C.①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D.血液呈红色,是因为①中含有血红蛋白
知识点 2 血液中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4.血液的功能不包括(  )
A.运输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
B.对身体起防御作用
C.能够调节体温
D.能够制造一些对身体有价值的营养物质
5.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液能输送氧、二氧化碳和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B.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C.血液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
D.血细胞的更新速度很快,60天左右全身的血细胞全部被更换
6.图A4-3-4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图像,分析回答:
 图A4-3-4
(1)图中1所示的细胞为________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3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1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____________,故该细胞是______细胞。
(3)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________所示的结构,叫血小板。
7.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A.血浆、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 D.血小板、白细胞
8.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永久装片时,在视野内能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没有比红细胞更大的白细胞。若要继续寻找白细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
A.换用大光圈 B.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9.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B.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
C.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 D.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10.下面列举的物质在血浆中检测不到的是(  )
A.水、氧、二氧化碳 B.淀粉、麦芽糖、脂肪微粒
C.水、无机盐、尿素 D.氨基酸、胰岛素、血浆蛋白
11.图A4-3-5是人血涂片观察的模式图,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A4-3-5
A.图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B.人血涂片因细胞③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C.图中的②是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D.图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
12.2018·秀洲区校级模拟 血细胞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血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各种血细胞具有相同的寿命
B.人体中的白细胞能够抵抗病菌的侵入
C.人体中的血小板能加速血液流动以防止伤口大量出血
D.人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无论氧浓度高低都容易与氧结合
13.下表是四个人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目记录,请在认真判断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5×1012~5.0×1012个/L
4.2×1012个/L
B
白细胞计数(WBC)
3.5×109~10.0×109个/L
15×109个/L
C
血小板计数(PLT)
1.0×1011~3.0×1011个/L
2.4×1011个/L
D
血红蛋白(Hb)
110~150 g/L
90 g/L
(1)从表中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可看出,相同体积的血液中________数量最多。
(2)从检查结果看,B的白细胞数目明显______________,医生判断此人体内可能有炎症。
(3)当人体受伤流血时,________就会在伤口部位聚集成团,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4)从检查结果看,D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请你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8·杭州模拟改编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血涂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A4-3-6
(1)图一是推血涂片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2)图二中的A、B、C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起吞噬病菌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图二中的A、B、C是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其中能起止血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如果图二是低倍镜下的观察图像,现在该同学想进一步用高倍镜观察图二中的图像A,你认为他最先要做的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三是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常见的两种情况,你认为Ⅰ和Ⅱ两种情况下,视野较暗的是____________。
拓|  展|  培|  优
15.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然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痊愈了,则下面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  )
A      B     C      D
图A4-3-7
16.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过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10 min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由此可见,全氟碳乳液具有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三种血细胞

教师详解详析
1.B 
2.A [解析] 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最少的是白细胞。
3.B 4.D 5.D
6.(1)红 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2)细胞核 白
(3)2
7.B [解析] 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如果患贫血,应该是RBC(红细胞)和Hb(血红蛋白)的值偏低;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以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红细胞、白细胞。
8.B 9.B
10.B [解析]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血浆具有运输功能,所以还含有氧、二氧化碳及激素等物质。淀粉、麦芽糖、脂肪微粒是大分子物质,没有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所以血浆中没有淀粉、麦芽糖、脂肪微粒。
11.D [解析] 图中③红细胞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③红细胞因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②白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能穿透血管壁,吞噬病菌;①是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12.B [解析] 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 d,白细胞寿命为9~13 d,血小板寿命为8~11 d;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13.(1)红细胞
(2)超过正常值
(3)血小板
(4)缺铁造成的
14.(1)丙 (2)A (3)B
(4)往左上方移动玻片 Ⅰ
[解析] (1)滴一滴血在干净载玻片的右端,取一边缘光滑平齐的玻片作为推片,推片与载玻片约成30°~45°,并与血滴接触,使血滴在玻片边缘散开,匀速将玻片推向左方,制作成一均匀和厚度适中的血涂片。(2)图二中A是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3)图二中B是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该同学想进一步用高倍镜观察,首先应将A移到视野中央,图中A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图三中Ⅰ是用高倍镜观察的情景,Ⅱ是用低倍镜观察的情景。使用高倍镜时,视野较暗,所以视野较暗的是Ⅰ。
15.C [解析] 当细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所以当患者患急性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白细胞数目会逐渐减少,最后达到正常水平。
16.A [解析] 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为生物输送氧气的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由上可知,全氟碳乳液具有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能使抽去血液的老鼠苏醒且存活一段时间。
第2课时 心脏和血管
           
知识点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观察心脏结构时,看到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这样保证心脏附近血液流动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静脉→心室→心房
C.心室→心房→动脉 D.心房→心室→动脉
2.2018·芜湖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  )
A.加快血液流动 B.减缓血液的流动
C.防止血液倒流 D.没有太大的作用
3.图B4-3-1是一个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B4-3-1
(1)写出④和⑦的名称:④________,⑦________。
(2)图中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在②和⑦连通处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时,⑥与⑦内的血分别流入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图中序号)
知识点 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4.图B4-3-2中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
图B4-3-2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前,为了防止小鱼窒息死亡,应让小鱼身体保持湿润,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4-3-3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示意图,据此判断,C表示的血管是________,B表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A表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4-3-3
6.2018·贵港 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2018·云南如图B4-3-4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B4-3-4
A.甲是动脉 B.丙是静脉
C.乙是毛细血管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8.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管壁较薄,弹性小
B.管壁内有瓣膜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9.2018·安徽 当人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护士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都可以
10.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图B4-3-5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B4-3-5
A.往图中①血管内持续灌水,实验现象是灌入的水仍从图中①处溢出
B.④中的血液流向⑤
C.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是③④
D.③是右心室
11.2018·杭州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操作方法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B4-3-6
A.图甲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图乙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细胞
C.图丙中,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含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图丁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12.2018·莲都区模拟 图B4-3-7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B4-3-7
(1)湿纱布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纱布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乙所示图像判断:1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图B4-3-8表示的是三种外出血的种类示意图。在生活中,外出血分三种情况(即动脉血管出血、静脉血管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其中有一些出血若不及时进行止血,患者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图B4-3-8
(1)根据图A中伤者的流血情况,受伤者受伤的部位是________血管,在________(填“a”或“b”)处进行止血。
(2)根据图C中伤者的流血情况,受伤者受伤的部位是________血管,一般都是自行凝固止血,还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即可止血。
拓|  展|  培|  优
14.图B4-3-9是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情况跟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则图中的S点和P点依次表示(  )
 图B4-3-9
A.右心房、右心室 B.主动脉、毛细血管
C.肺静脉、主动脉 D.肺动脉、肺静脉
15.图B4-3-10可以表示表格中哪三者之间的关系(  )
图B4-3-10 
选项



A
血管
动脉
主动脉
B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质
C
节肢动
物门
昆虫纲
甲壳纲
D
植物
被子植物
水稻

教师详解详析
1.D 
2.C [解析]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连接心室和动脉的是动脉瓣,连接心房和心室的是房室瓣。静脉血管中也存在着瓣膜。血液流过后,瓣膜就会合上,瓣膜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3.(1)左心房 右心室
(2)房室瓣
(3)动脉瓣
(4)① ②
4.D [解析]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器官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径较细,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
5.(1)湿纱布 尾部
(2)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解析] (1)为了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需用湿的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并露出尾部。(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6.B 7.C 8.C 9.B
10.A [解析] 血管①是主动脉,由于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有动脉瓣,血液无法倒流,所以往图中①血管内持续灌水,实验现象是灌入的水仍从图中①处溢出;④右心室中的血液流向②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与心室相通的血管是动脉;③是左心室。
11.D [解析] 图甲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大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原因是部分能量散失;制作血涂片的方法:将推片一端放在有血滴的载玻片上并呈30°~45°,与血滴接触,待血滴沿推片边缘分散后,稍用力并匀速推向左端,血滴应在载玻片的右侧;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静脉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图丁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12.(1)维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毛细 红细胞单行通过
[解析]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维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血液流动方向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流向静脉,根据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特点找出毛细血管,动脉的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而静脉的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由此可以判断图乙中1是毛细血管。
13.(1)动脉 b
(2)毛细
14.D 15.C

第3课时 血液循环 血型与输血
             
知识点 1 血液循环
1.学好科学需要联想和比较。联系人体部分血液循环模式图(如图A4-3-8 所示),下列电路连接方式与之最类似的是(  )
图A4-3-8
图A4-3-9
2.读图A4-3-10回答下列问题。
图A4-3-10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的结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
(2)通过F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变成________血。
(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字母)。
(4)被子植物的茎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请写出这些结构的名称:________和________。
(5)肺循环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的字母、数字编号和箭头表示)。
知识点 2 动脉血和静脉血
3.下列人体结构中的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
A.肺静脉 B.主动脉 C.左心室 D.右心房
4.图A4-3-11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示例:[①]下腔静脉)
图A4-3-11
(1)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________,与其相连的血管是[ ] ________。
(2)心脏内保证血液由A流向B,由C流向D的结构是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中流动脉血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4)血液流经消化系统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此时血液变成了________血。
知识点 3 血压、心率和脉搏
5.下列关于脉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腕部桡动脉处才能摸到脉搏
B.最早用切脉诊断疾病的是华佗
C.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呼吸频率一致
D.每分钟脉搏次数与心率一样
知识点 4 血型与输血
6.2018·萧山模拟 小金尝试确定自己的血型,发现把自己的血液滴入B型标准血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凝集现象。则他的(  )
A.红细胞上可能有B凝集原 B.血清中一定有抗A凝集素
C.血型一定是A型 D.血型可能是AB型
7.某班兴趣小组外出活动,一学生(血型为A型)发生意外导致大量出血,该小组中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主动为他献血,其血型鉴定结果如下表:




A型标准血清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B型标准血清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你认为最适合为该受伤同学献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18·杭州模拟 某男子的血型为A型,他有两个小孩,其中小孩甲的血清会让该男子的红细胞凝集,另一小孩乙则不会,根据这种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男子红细胞中含有________凝集原,血清中含有________凝集素。
(2)小孩甲的血型可能是____________。
(3)小孩乙的血型可能是____________。
9.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10.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射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右心室 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11.如图A4-3-12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中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A4-3-12
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
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
C.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D.a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中的血液是静脉血
12.给甲、乙、丙三人验血型,先用A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结果甲、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现象;再用B型血清检验三人的血,结果乙、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现象。那么,三人的血型依次是(  )
A.B型、A型、AB型  B.A型、AB型、O型
C.B型、AB型、A型  D.B型、O型、AB型
13.2018·嘉兴 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图A4-3-13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
图A4-3-13
图A4-3-14
14.2017·温州 微创换瓣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1)某患者左心室舒张时,动脉瓣膜关闭不严,导致血液倒流。医生采取微创换瓣手术为其治疗,先从患者大腿的股动脉处开一小口,利用动脉通道将治疗仪器沿着股动脉上行,最后经过________(填血管名称)准确送达该动脉瓣,进行手术。
(2)微创换瓣手术后,患者大脑意识清醒。从神经系统组成分析,脑属于______神经系统。
拓|  展|  培|  优
15.如图A4-3-15所示曲线为人体血管中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血管B的名称及血管内减少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
图A4-3-15
①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O2
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O2
③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O2
④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O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18·日照 如图A4-3-16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A4-3-16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教师详解详析
1.A
2.(1)左心室 肺动脉
(2)静脉 动脉
(3)C
(4)导管 筛管
(5)B―→E―→F―→G―→D
[解析] (1)A是左心室,E与B右心室相连,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肺,是肺动脉。(2)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因为肺泡内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F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氧气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在完成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含二氧化碳多、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3)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C右心房→B右心室→E肺动脉→F肺部毛细血管→肺组织细胞。故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C右心房。(4)被子植物的茎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和韧皮部中的筛管。(5)肺循环是指血液由B右心室流入E肺动脉,流经F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G肺静脉流回D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D [解析] 肺静脉、主动脉、左心室流的都是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右心房流的是静脉血,含氧量较低。
4.(1)D 左心室 ④ 主动脉
(2)房室瓣 (3)④⑤ (4)静脉
5.D
6.D [解析] 血液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含有抗A凝集素),说明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根据ABO血型系统,红细胞中含A凝集原,血型可能是A型或AB型,血清中可能有抗B凝集素。
7.B
8.(1)A 抗B
(2)B型或O型
(3)A型或AB型
[解析] (1)A型血红细胞中含有A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2)小孩甲的血清会让该男子的红细胞凝集,说明小孩甲的红细胞中有抗A凝集素,根据ABO血型系统,红细胞中含有抗A凝集素的是B型血或O型血。而小孩乙的血清不会让该男子的红细胞凝集,说明小孩乙红细胞中不含抗A凝集素,根据ABO血型系统,红细胞中不含抗A凝集素的是A型血或AB型血。
9.C [解析]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10.D [解析] 从手腕静脉处给胃炎病人注射药液,药液由手腕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再体循环。即注射部位→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网(胃)。
11.A
12.C [解析] A型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A型血清和甲、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甲、乙两人血液中含有B凝集原,甲、乙两人的血型为B型或AB型;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B型血清和乙、丙两人血液发生凝集反应,说明乙、丙两人血液中含有A凝集原,乙、丙两人的血型为A型或AB型,所以乙为AB型,甲为B型,丙为A型。
13.A [解析]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利用标准的抗A、抗B凝集素或标准的A、B凝集原可进行血型鉴定。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
14.(1)主动脉 (2)中枢
[解析] (1)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因此最后通过主动脉送达该动脉瓣。(2)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15.C [解析] 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16.D [解析]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胶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为了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