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1课时 营养物质的利用 泌尿系统
知识点 1 营养物质的利用
1.糖类在人体内不断地进行转化,下列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元
B.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释放能量
D.葡萄糖合成为蛋白质
2.蛋白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后,会产生( )
A.脂肪、水和二氧化碳
B.糖类、水和二氧化碳
C.脂肪、糖类和人体特有的蛋白质
D.水、二氧化碳和含氮废物
3.北京鸭在肥育期要填饲过量的糖类饲料,减少运动,从而使鸭在短期内变成肥鸭,这说明( )
A.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糖类可以转化为糖元
C.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
D.糖类可以转化为能量
4.2018·路桥模拟 图A4-5-1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
图A4-5-1
(1)正常情况下,a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依次是________。
A.消化、吸收、运输、分解、能量
B.消化、吸收、合成、分解、氨基酸
C.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能量
D.消化、吸收、合成、排泄、能量
知识点 2 泌尿系统与排泄
5.2018·上虞模拟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图A4-5-2
6.2017·衢州 如图A4-5-3为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尿液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A4-5-3
A.①的作用是重吸收
B.②中的液体是原尿
C.③的作用是滤过
D.④中流的液体是尿液
7.2018·慈溪模拟 如图A4-5-4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A4-5-4
A.肾单位中的④也属于循环系统
B.②和①中液体成分比较,氧和尿素含量减少
C.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B处器官发生病变
D.过程A和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8.能够把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元的器官是( )
A.胃 B.肾脏 C.胰脏 D.肝脏
9.下列关于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糖类提供的
B.在人体内,肝脏和肌肉能够合成糖元
C.人体内的脂肪完全是来自食物中的脂肪
D.在一般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同样,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10.2018·西湖区模拟 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血液中酒精含量增加 B.贮存的糖元减少
C.乳酸积累增加 D.皮肤分泌汗液增加
11.2018·衢州 人工肾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机器,通过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将血液中的废物滤过后排出,再将净化后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透析过程如图A4-5-5所示。
图A4-5-5
(1)若发现④中有红细胞,则说明透析膜损坏,这相当于肾脏中的________出现了病变。
(2)比较②中与①中血液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废物减少了。
(3)人工肾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A4-5-6是尿液形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4-5-6
(1)图中1、2、3合称为________。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能被全部吸收、大部分重吸收、部分重吸收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医生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有较多的红细胞和蛋白质,这可能是________发生病变,导致通透性增大引起的。
(4)与A处血液成分相比,D处血液中________成分明显减少。
13.下表是某正常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请回答以下问题。
主要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注:血浆、原尿、尿液三者单位是g/100 mL。)
(1)由血浆和原尿主要成分浓度的比较,可知肾小球有__________作用。
(2)在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__________作用。
(3)从表中可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某人被医院确诊患有糖尿病,则他的尿液中一定是出现了较多量的__________。对此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是注射__________制剂。
拓| 展| 培| 优
14.下列叙述中,与血糖浓度保持稳定的生理因素有关的是( )
①血糖浓度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
②血糖浓度高时,部分血糖转化为脂肪
③人体加速运动消耗血糖
④血糖浓度低时,肌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⑤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元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15.下列对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A4-5-7
A. 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子房体积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
B. 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C. 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
D. 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
教师详解详析
1.D 2.D 3.A
4.(1)胃液、胰液、肠液
(2)C
[解析] (1)a过程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消化,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肠液。(2)由图可知,a是消化,b是氨基酸在小肠吸收进入血液,c是氨基酸在体内合成组成身体一部分的蛋白质,d是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代谢废物和能量e。
5.C [解析] A是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是肝脏,能分泌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C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D是大脑,属于神经系统,是形成感觉的部位。
6.B
7.C [解析] 肾单位中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是④肾小球;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静脉,两者比较②中氧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若检测到③的液体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A处器官(肾小球)发生病变;过程A和B分别代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8.D [解析] 葡萄糖在肝脏中转化成肝糖元被储存起来。
9.B [解析] 三大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和脂肪也能提供能量;正常情况下,过多的血糖可以在肌肉内合成肌糖元,在肝脏内合成肝糖元;人体内的脂肪一部分从食物中吸收,大部分是在人体内合成的;一般情况下,过多的糖类比较容易转化成脂肪,但脂肪并不易转化为糖类。
10.A [解析] 人体剧烈运动时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乳酸积累增加。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能量,需要分解糖元来提供能量,贮存的糖元减少。由于运动过程中呼吸作用大量产热,机体需要加快散热,皮肤分泌汗液增加。
11.(1)肾小球
(2)尿素(或尿酸)
(3)器官
[解析] 肾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④中有红细胞,说明肾中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问题。血液经过肾之后明显减少的成分是尿素。肾是构成泌尿系统的一部分,相当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12.(1)肾单位
(2)葡萄糖、氨基酸 水 无机盐
(3)肾小球 (4)尿素
13.(1)滤过
(2)重吸收 (3)水
(4)葡萄糖 胰岛素
[解析] (1)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由血浆和原尿主要成分浓度的比较,可以知道肾小球有滤过作用。(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在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3)从表中可以知道,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4)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如果某人被医院确诊患有糖尿病,则他的尿液中一定是出现了较多量的葡萄糖。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制剂。
14.C [解析] 未利用的葡萄糖被身体储备起来,转化为肌糖元、肝糖元和脂肪。肝糖元在血糖浓度低时会被转化为葡萄糖,而肌糖元不能。
15.D
第2课时 水盐平衡、代谢的多样性
知识点 1 水盐平衡
1.对人体内的水和盐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肺 D.胃
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B4-5-1 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B4-5-1
A.摄取米饭可以增加人体内水分
B.细胞的呼吸作用会造成水分流失
C.排尿与排粪均需肾脏参与
D.调节水分平衡无须神经系统参与
知识点 2 代谢的多样性
3.人在童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 )
A.同化作用占优势
B.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相当
C.异化作用占优势
D.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没有一定的关系
4.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含有叶绿体
B.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C.动物还是植物
D.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5.某病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 调节体内血糖的浓度
6.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在睡眠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B.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7.人体所有有生命的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废物,若不能及时清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 )
①肺 ②肝脏 ③肾脏 ④皮肤 ⑤大肠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如图B4-5-2所示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
图B4-5-2
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
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
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
9.如图B4-5-3所示为尿的形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B4-5-3
(1)图中①处血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
(2)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平衡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____________,结果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死亡。
10.2018·绍兴 如图B4-5-4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图B4-5-4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____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11.2018·仙居模拟 如图B4-5-5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B4-5-5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过A系统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
(2)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血液后运输到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大部分废物进入D系统,依次经过③④后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中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
拓| 展| 培| 优
12.图B4-5-6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B4-5-6
A.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13.如图B4-5-7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B4-5-7
(1)消化道内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
(2)Ⅰ 代表人体某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构成E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器官通过Ⅱ生理过程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图中b气体与a气体比较,气体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减少。
(6)图中①~⑥表示血管, A、B、C、D表示心脏各腔,其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和字母)
教师详解详析
1.B 2.A
3.A [解析] 童年时期,身体的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同化作用占优势。
4.D 5.C
6.A [解析]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人体在睡眠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量,只是消耗能量较少,因此人在睡眠时也要进行新陈代谢。人体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进行的调节。同化作用指的是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异化作用指的是分解有机物、排出代谢终产物、释放能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作用方向相反,同时进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7.A
8.D [解析] 该图表示人体的生理活动,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肾脏,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胰岛分泌胰岛素,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能促进糖元合成,维持体内血糖稳定。C表示肾脏,形成尿液,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呼吸时人体排出体外的气体不仅仅只有二氧化碳,还有氮气、氧气等;胰岛素由胰岛分泌。
9.(1)动脉
(2)调节能力
[解析] (1)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2)人不能饮用海水,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超出了肾脏的调节能力,结果人体会因为积累过多的盐而死亡。
10.(1)动脉 (2)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 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消化与吸收、吸气和呼气、血液的功能、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等,字母A、B、C、D表示物质,其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葡萄糖、D是原尿;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表示消化过程、②表示吸收过程;③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B是氧气,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因此甲细胞是红细胞。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处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故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动脉血。(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11.(1)右心房 (2)滤过作用
[解析] 由图可知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①是吸收,②是肺泡内气体交换,③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④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进入小肠处的毛细血管,最终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2)D是泌尿系统,③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2.D [解析] 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所以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时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导致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因此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即从出球小动脉流出的血液和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的血液相比较,蛋白质和血细胞的总量没有变,而水等物质的含量减少,因此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含量会增加,所以曲线①为蛋白质和血细胞,而不是曲线②。
13.(1)胃液、肠液、胰液 (2)吸收
(3)肾单位 葡萄糖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4)A→C→B→D
(5)氧气 (6)B、D、①②⑥
[解析] (1)消化道内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2)Ⅰ代表人体某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叫吸收。(3)构成E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E器官通过Ⅱ生理过程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葡萄糖和大分子的蛋白质。(4)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5)图中a表示吸入的气体,b表示呼出的气体,所以b气体与a气体比较,气体成分中氧气明显减少。(6)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其中流有动脉血的是左心室和左心房,血管①~⑥中,①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是主动脉的分支血管,内流动脉血,②与E肾脏相连,内流动脉血,⑥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