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新生素质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3 11: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学年七年级新生语文素质测试试题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尖锐 (ruì) 炽热 (zhì) 峰拥而至 专心致志
B.粗犷 (kuǎng) 勉强 (qiǎng) 闻所为闻 不解之缘
C.跋涉 (shè) 干瘪 (biě)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D.徘徊 (huí) 徜徉 (yáng) 囫囵吞枣 可见一班
2.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
书法创作的“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 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气度与艺术功力。
A.由于 但是 因此 B.虽然 但是 因为
C.由于 所以 因此 D.因为 所以 但是
3.下面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谁道/人生无/再少 B.千年梦/圆/在今朝
C.日初出/沧沧/凉凉 D.正直/是/道德之本
4.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祖逖 闻鸡起舞 B.吕蒙 破釜沉舟
C.匡衡 凿壁借光 D.文与可 胸有成竹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藏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藏戏》)
B.今天,我们为您而骄傲。明天,您一定因我们而荣光。(《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C.“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样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华第一龙》)
D.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我最好的老师》)
6.下列关于课文与课外作品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突出了北京的民俗特点。《凡卡》
文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表达方法。
B.《卖火柴的小女孩》《桃花心木》《灯光》《一夜的工作》采用倒叙的写法,引出了往事。
C.《百万英镑》和《鲁滨孙漂流记》都是马克吐温写的,文章的语言风趣幽默。
D.《红岩》《地道战》《赤色小子》和《悲惨世界》都是革命题材小说。
第二部分
一、书写展示(5分)
7.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请用楷书将下列对联抄写在格子里。注意行款整齐,正确美观。















二、积累运用(23分)
(一)按要求填空
8.根据拼音,读句填词。(4分)
阅读,是一种幸福——自然中的小草、大树,人类中的快意与bō lán ( ),都会
shǎn shuò( )爱的火花、情的yáng yì( ),都会流露出笑的宽慰、痛的kǔ sè( )。
---(选自《时文选粹》)
9.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1)“载”字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也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2分)
(2)“载”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年;②记载、刊登;③装载:④充满。
“怨声载道”中的“载”意思是: (请填序号)。(1分)
10.根据积累填空。(9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但是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在作者 (填写人名)反复的追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 的心情。(4分)
(2)朗读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时,就让我想起鲁迅《自嘲》
中说的“ , 俯首甘为孺子牛。”(1分)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的兴盛,应广纳贤才,诗人龚自珍大声疾呼:“我劝天空重抖擞,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笔下的“死去元知万事, 。”
为看不见祖国的统一而悲伤;而杜甫笔下的“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因看见祖国收复失地而欣喜,这一悲一喜都共同体现了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怀。(3分)
(二)按要求写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1.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形优美、高大笔直的树。(缩句)

12.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改成转述句)

13.下面对联的下联不符合要求,请对它做适当的删改。
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下联:近看西水角,造起数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删改为
(三)根据提示修改语句。(3分)
①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爱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②有关人士表示: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果后人不了解、不珍惜甚至遗忘了,那是巨大的悲剧。③而通过节假日调整,使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历史的温暖,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14.第①句中“ ”这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换成“ 。” 。(2分)
15.第③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1分)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
材料一: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
摩拜单车首席执行官王晓峰介绍,从2016年4月22日正式发布到2017年7月,短短15个月时间,摩拜用户共骑行了超过25亿公里,这意味着减少了碳排放量61万吨以上,几乎相当于17万辆轿车一年的碳排放总量。(据《焦点访谈》2017年8月6日)
材料二:共享单车岛城“遍地开花”,问题也来了
昨天下午,记者在定海东门车站看到,附近有三辆共享单车,一辆与其他非机动车辆一起停放在未划线的人行道上,另一辆停放在阅报栏前面,还有一辆则随意摆放在BRT站后面的人行道上……
据了解,在其他已有共享单车的城市,因管理不善和市民素质不高,导致乱停放等问题层出不穷。(据《舟山晚报》2017年7月15日)
16.共享单车:利大还是弊大?请你结合材料,请选择其中一方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3分)


17.上面的两则材料分别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2分)
18.2017年12月21日,“享”字当选为年度国内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共享单车”中“享”字的理解? (3分)



(二)文言文阅读(6分)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1)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伐:
乃掘之 掘: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21.短文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这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2分)
(三)课外阅读(17分)

①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②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
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晒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 上下来, 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 好,
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 进去,被子里就是暖烘烘的了,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③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
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
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
暖水袋温馨许多。
④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养活一家老小。她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
菜;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
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⑤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
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逄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⑥那时候,家里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用这样法子洗
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⑦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⑧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母亲和毕大妈将阳光变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这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 (选文有删改)
22.文章第②自然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动作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抱 取 铺 叠 钻 B.取 抱 叠 铺 钻 C.取 抱 叠 钻 铺
23.读文章梳理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下列图表。(3分)
母亲 叠老阳儿 ② 如同抚摸
有滋有味
毕大妈 ③ 不冷不热 ④
24.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都写到了“日子的过法”,这样的写法叫 ,其
作用是 。(3分)
2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作者巧妙地抓住了孩子们的 和 进行描写,并联想到 的故事,表现出他们洗澡时的欢乐。(3分)
26.母亲说的两句话中叠”和“煮”用得准确生动请选择其一,写出你的理解。(3分)

27.给文章取个题目,并写出理由(可以从人物、内容、主题等方面思考)。(3分)

四、语言表达(30分)
28.习作(30分)
提示: 欣赏,一个多么美丽的词汇。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种美德……请以“欣赏”为内容,题目自拟,选一件事情写下来。500字左右,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过程具体,要有真情实感。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