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课件(41张ppt+17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课件(41张ppt+17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47:27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相反,西欧人的远航是为了追逐财富、为了占领殖民地,他们给所到之处带去了灾难。掠夺殖民地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必需的资金。 温故知新 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导入新课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
20181、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渴求新的贸易市场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2)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重要贸易商道根本
原因:直接
原因:2、探寻新航路的条件:(1)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进步: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地圆说流行。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葡萄牙、西班牙王
室的支持。
(2)航海家们的努力。客观
条件:主观
条件: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材料: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A·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材料二:马可眼中的中国“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相关史事 中世纪时,大多数欧洲人认为,耶路撤冷是世界中心,地是平的,还有四个角。甚至有人说: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在它的背面,人就会头朝下、脚朝上走路,花草树木会倒着生长,雨水和冰雹不是从天而落,而是从地面往上喷,只有疯子才认为地球是圆的。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葡萄牙大帆船帆船的改进15世纪时的罗盘罗盘针运用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伽利略伽利略自
制的望远镜 何为“新航路”? 航路开辟特指15世纪末至16世纪20年代西欧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新航海路线的活动”。新航路的“新”其实是相对于东西方交往的传统路线而言的。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1487
葡萄牙
里斯本好望角 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事出偶然。按照原计划,船队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航行,因遭到风暴袭击,船只漂向大海深处,结果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个尖角。由于这个尖角是在风暴的作用下无意“发现”的,迪亚士感慨地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改称其为“好望角”。相关
史事好望角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就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迪亚士一行人
到达好望角迪亚士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2)达·伽马到达印度 :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 此次航行,达·伽马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还带回大量的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达
·

马 1497年葡萄牙国王选派达·伽马率领一支远征队,去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达·伽马一行包括4艘船和170人,其中许多是已判罪的犯人。
  船队终于在1498年5月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里库特。返航前与印度统治者签订了贸易协定。
  返回的航程实在是艰难至极。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坏血病,到家时只剩下了55人。
  1502年,达·伽马肩负着谋求更多贸易权利的使命再次来到印度。在第3次去印度航行后,1524年死于热症。达·伽马到达
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在船上指挥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1492年8月,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3)哥伦布“发现”美洲 :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启程人物扫描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也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向往东方。他曾游说葡萄牙王室,但葡萄牙正在向东发展,不愿寻找新航线。随后,他来到西班牙,获得西班牙王室支持。好望角西班牙→横渡大西洋→美洲(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圣玛丽亚号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第一次远航,他的船队以载重量约100吨的“圣玛丽亚”号为首(船上共有39名职员和水手),另有载重量在50吨左右的平塔号(26名船员)和“尼尼亚”号(22名船员)。知识拓展美洲”大陆名字的由来
哥伦布至死不知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确认这块土地为新大陆的另有其人。1499年,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韦斯普奇随西班牙考察船航行,相继“发现”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河口和拉普拉塔河河口,甚至行至南纬50度左右的地区。这些经历使亚美利哥确信,他们所在的地区不是亚洲的印度,而是一块独立于“旧世界”之外的新世界。亚美利哥的这一“发现”逐渐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并引起欧洲很多国家的重视。1507年,德国学者马丁·
瓦尔德塞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第一次将这块新大陆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称其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4)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相关史事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船队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接下来三个月的航行,风平浪静,麦哲伦叫它“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剩下的船员经印度洋,绕非洲,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创举,此时船队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好望角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1866年在麦哲伦殉难地点建造的纪念物
(1521年菲律宾)麦

伦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一、原因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渴求新的贸易市场
直接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
的描述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了东西方传统重要贸易商道
二、条件 客观条件: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
地圆说流行
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航海家们的努力
三、过程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四、影响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人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本课
小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欧洲东西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课后活动1、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10月,他们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查阅资料,思考:15世纪,欧洲能够承载30人左右的船只是什么样子的?动力靠什么?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48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以哥伦布的船“圣玛丽亚号”为例,虽然它的构造图已经失传,但是根据类似船舶的相关记录,学者们对它的样子有所了解。“圣玛丽亚号”长21-24米,宽69米,它的动力主要来自主帆和前栀帆,能装载约100吨的货物。它可能是一艘船底圆、船首高的武装商船,上有三根或四根桅杆,还有一根从船首楼或上层建筑物倾斜伸出的船首斜桅。这种船一般有长方形和三角形帆,后桅则有一块大角帆。哥伦布航行时还有两艘船同行,一艘是“尼娜号”,另一艘则是“平塔号”。它们是轻快多桅小帆船,长15-24米,动力是靠风帆。 2、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课后活动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应该全盘否定,理由是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该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落后的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
这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成为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