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8: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登月之旅学什么1.了解人类观察研究月球的历史过程。
2.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认识其成因。
学习目标 自学提示1

自学书中42-44页内容:
说一说:人类观察研究月球的历史过程?
我来学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环形山的成因 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 。阿尔德林 柯林斯 阿姆斯特朗 宇航员
阿尔德林迈出登月舱 月球的概况
1.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
2.白天夜晚温差大(白天100℃,夜晚 -170 ℃ )。
3.引力是地球上六分之一.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27.3天。
月球表面环形山月球表面月球表面环形山月球表面月球表面环形山月球表面

自学提示2 我来学模拟实验:
1.环形山的大小和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时候观察环形山的效果好?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填写记录表,交流汇报。

实验要求 我来学我们用装了细沙的盒子模拟月球表面,用大小不一的石子模拟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
1.从同一高度往沙盒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头。发现了什么?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盒里丢同一块石头。发现了什么?
3.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陨石”坑,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1.实验前将盒子里的细沙用尺子抹平.。。
2.石头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
3.用手取出石头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石坑”时的明暗变化。模拟环形山形成实验记录单我来用
设想一下,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来思畅谈收获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人类
对宇宙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类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成功,人们对月球和宇宙的认识将会越来越多。衷心的希望同学们通过努力和刻苦的专研,将来也能成为航天之星。相信你们!!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
2010年 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2004年4,中国探月关键年——“嫦娥工程”启动,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载着中国祖祖辈辈的登月希望,向月亮飞去。“嫦娥一号”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对于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的“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探月工程仅仅是
我国探索月球的起点,到我们能真
正登上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嫦娥奔月工程:
第一期工程为「绕」:
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卫星。第二期工程为「落」:
2012年发射一颗月球软登陆器勘测。第三期工程为「回」:
2017年发射一颗月球登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月球的表面形态——环形山
伽利略看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叫做环形山 。有的环形山的直径有数百千米。 月球上的环行山 月球的表面形态——高地
伽利略还推断,月球表面另外一些特征是高地或山脉,因为他看到了由这些高地的顶峰和环形山突起的外缘形成的日影,月球上山峰的阴影是由于太阳照射形成的月球的表面形态——月海
月球的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区域,伽利略称它们为月海。
伽利略认为月海在数十亿年前可能就是海洋。科学家们现在知道
在月球上没有海洋。月海是数十亿年前由熔化的物质漫溢而形成
的低矮且干燥的地区。月海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人类
对宇宙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人们对月球和宇宙的认识将会越来越多。衷心的希望同学们通过努力和刻苦的专研,将来也能成为航天之星。相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