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 (3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课件 (3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4 14: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飞鸽传书 烽火传信……那么我们今天呢?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表现: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如何看待中国的第一份报纸为外国人创办?
  讨论?
   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
   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1)表现:
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宣传革命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陈独秀李大钊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 思考: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二材料一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
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 响19世纪中前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
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1872年《申报》
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的中文报刊
1873年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戊戌变化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
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
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形
成繁
荣发
展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的重大启蒙作用以党报党刊为主导
其他报纸也纷纷创办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形成与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 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成就知名导演冯小刚(2)特点: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2、电视事业 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1)发展:(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 00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类节目;
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三、互联网的兴起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网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网站有15153个,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害处大还是益处大?百家争鸣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互联网害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你如何看待互联网?讨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产生和发展之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报纸、影视、互联网等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希望每个同学能将每种媒介发展的历程简单概括出来。 课堂小结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D课堂练习2、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为什么?

A、 报刊 B、 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3、“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