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 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歌曲<<种太阳>>
2、师板书:太阳,齐读课题
太阳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说明文,去了解太阳更多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的情况。带生字读词语。注意重点生字.
2、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文件
思考:课文讲述了太阳的那几方面?用简短的话概括(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3、师: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太阳的呢?(指名学生说师适时指导)
4、师:同学们描述得真好。
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特点、关系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看.(出示图片)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3、分组交流。
4、汇报。
(1)学习"远"的特点:太阳离我们有1.5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
师引导理解:1.5亿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明的?
走--3500年,飞--二十几年。
师板书:列数字(讲作用)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还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2)学习"大"的特点: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图画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出:作比较。
师板书:作比较
(3)学习"热"的特点: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6000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我们一起动手算一算。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1500万度,强调:是估计,因为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里也有一种说明方法,你能试着说出来吗?学生可能会说出比喻,可以适时指出,在说明文中,这应该叫打比方。
5、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四、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悟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自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读后小结:讲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
3、导入学习:出示“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师提问: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太阳与我们到底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呢?请分组讨论。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选择本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讨论;
(2)讨论:这部分内容讲了太阳与我们的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准备展示。
5、根据小组的汇报内容学习.
(1)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悟太阳与地球上的动植物以及人类的关系。
(2)读课文第5自然段,知道太阳与云、雨、雪的关系。
(3)读课文第6自然段,知道太阳与风的关系。
(4)读课文第7自然段,知道太阳杀菌的功能。
(5)读课文第8自然段,总结第二部分的内容。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自然段。
五阅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了解太阳。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搜集太阳相关资料.
六、板书设计:
特点:1、1.5亿公里 远
2、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 大
3、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
中心温度:2500倍 热
关系:1、动植物的生长
2、人类的生活
3、自然现象的形成
4、杀菌、治疗和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