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九课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语文 · 人教版 · 四年级上 暮江吟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十六岁科举考试时所作诗歌《草》,让当时的大名仕顾况深为折服。名人堂——白居易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生字生词yín“口”偏上;“今”撇捺伸展,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吟唱 呻吟 mù“艹”“日”
“大”都要写扁。日暮 暮气 多音字pù铺满pū当铺多音字lòu露珠lù露出多音字shì相似sì似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呈青绿色。诗句赏析诗句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可爱诗句赏析诗句赏析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这首诗写了日落季节 【 】——————【 】夜晚深秋一段时间江上的景色暮江吟 夕阳西下
新月东升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诗句赏析 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中心思想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时江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拓展积累 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拓展积累课件22张PPT。第九课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语文 · 人教版 · 四年级上 题 西 林 壁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资料袋名人堂——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早年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快豪放。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领域和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歌朗读生字生词fēng左窄短,右宽长。“夆”捺舒展。山峰 高峰 cè左窄右宽。”贝“的撇为竖撇,点不宜过长。侧身 侧门 生字生词 l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不要太长。庐山 茅庐 yuán左窄右宽。右部撇由上到下渐长。有缘 缘分 诗句赏析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景色却各不相同。
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岑峦叠翠的深山之中。诗句赏析讨论探究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
首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讨论探究1、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客观全面
的看待问题,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
的结论也不同。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 冷静地、多角度的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局部的事物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客观的对这个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雪梅(宋)卢钺名人堂简介
卢钺,(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根据他写的诗可以总结出:1、擅长写绝句,基本不写别的体 2、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城 4、与刘过关系很好 5、家道不错 雪 梅
〔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生字生词阁gé阁下
内阁费xū浪费
费心须fèi胡须
必须输shū认输
输入降多音字xiáng降落jiàng投降降句译1.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2.骚人阁笔费评章。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3.梅须逊雪三分白,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4.雪却输梅一段香。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诗句赏析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梅须逊雪三分白”,这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逊色、差一点。“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者从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差”讲。 三、四句意思:(看来)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一“色”一“香”,一“长”一“短”,堪称神思巧运:“骚人搁笔费平章”的难题,作者轻轻巧巧一笔即“盖棺”——其实是既“盖”又未“盖”,因为“色”与“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啊!对于咏物言志的诗,我们要从物中获得启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即“由此及彼”)。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哲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诗句赏析拓展积累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