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这些也有关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一、炎黄联盟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
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多是由有血缘关系的或相毗邻的、利害一致的部落组合而成。起源于同一祖先的若干氏族,从同一氏族中分离出来散布在不同的部落中,这些部落便自然成为组成部落联盟的基础。另外,使用彼此尚能相互了解的语言或方言以及领土的接壤,也是组成部落联盟的重要条件。炎帝黄帝蚩尤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1-2]???。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骁勇善战,相传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约81个氏族部落),个个本领非凡,在位期间,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2、涿鹿之战涿(zhuō)鹿之战,是说距今大约4600年前 ,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炎帝是中国汉族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天下共主,姜姓,连山氏(烈山氏),因善火耕而号神农氏,因似火德王,故称炎帝。炎帝主要活动于渭河流域,炎帝
部落吃穿用五谷蔬菜、煮盐纺织制作工具、陶器、乐器、通商交换、天文历法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黄帝,号轩辕氏,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称之为“帝鸿氏”。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岀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古笛、蚕茧和丝织品等。甘肃泰安出土的彩陶盆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盆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的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唐尧、帝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帝喾和庆都之子,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帝尧为祁姓刘氏远古一世祖。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唐尧传位给虞舜,同时传了允执厥中四个字;虞舜传位给大禹,同时传了尧舜十六字心传(简称中华心法),成为五千年治国的国家哲学。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三皇五帝之一,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他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材料一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於此矣。——战国·韩非子《五蠹》材料二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战国·《吕氏春秋》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优秀品质。生活简朴以身作则心系百姓善于治理坚持不懈德才兼备大禹治水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的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经验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
2.涿鹿之战: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
2.黄帝时期的发明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
2、大禹治水本课小结:1、传说五六千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 )
A.炎帝、尧 B.炎帝、黄帝 C.黄帝、尧 D.尧、舜
B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B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父子关系??B.血缘关系? ?C.叔侄关系? ?D.贤德的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