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发展演变
夏商周 初现雏形 第1课
秦朝 确立形成 第2课
汉唐宋元 不断强化 第3、4课
明清 达到顶峰 第4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原始氏族社会
部落
部落
部落联盟
推举首领
国家雏形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什么?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随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材料二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夏后氏百官。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夏朝制度哪些特点?
出现王位世袭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成
汤
阅读并思考:商朝时期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属于各附属国管辖。
内外服制度
附属国
附属国
都 城
王 畿
附属国
附属国
商
了方
土方
鬼方
周
内服
外服
臣服
并立
方国
联盟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材料二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根据材料指出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1、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2、商王有支配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疆域空前扩大,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它是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而制定的。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自主学习:
◆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周公,你打算怎样进行分封?分些什么?分给哪些人?
◆受封者权利和义务如何划分?
◆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有何弊端?
1、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2)对象:同姓(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3)权利与义务:
(4)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
(5)影响:
A、积极:范围扩大;天下共主;等级秩序
B、局限:诸侯相对独立,易导致分裂割据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篇》
一笑失天下
烽火戏诸侯
想一想: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周王:“授土”、“授民”
诸侯:服从周王政令,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
诸侯的
权利与义务
思考:1、结合材料,你认为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2、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你又得到怎样的教训?
分封制的影响
庶民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
楚王问鼎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
周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
的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
史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
的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
周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破坏.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继承权问题
历史假说: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子女:大儿子是妃嫔所生;老二是王后所生的女儿;老三是王后所生的儿子;小儿子也是王后之子。
请问:周天子死后,王位应该传给谁,为什么?
2、宗法制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
◆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小宗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
大夫
大宗
士
大宗
天子
庶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嫡长孙…… )
嫡长子……
诸侯
大宗
《》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家族等级关系
+
政治隶属关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宗法制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目的:
(2)内容:
(3)特点:
(4)影响:
巩固统治秩序,解决继承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体系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保障世卿世禄特权;强化王权,国家结合
全球华人西安祭祖
◎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拓展提升: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如何让贵族们在政治和生活中自觉贯彻分封与宗法的原则?
3、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礼:泛指周朝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 则、礼节、仪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序,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合作探究一: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实施依据。
材料一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材料二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材料三 下面三幅图。
合作探究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甲骨文卜辞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商巫师立像
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出现公共权力
出现王位世袭制
内外服制度
夏
商
西周
神权色彩浓厚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巩固周王室统治
对象:同姓(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权利与义务:
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
目的:
内容
影响
巩固统治秩序,解决继承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体系(关系)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保障世卿世禄特权;强化王权,国家结合
维护工具
目的:
内容:
特点:
影响:
积极:范围扩大;天下共主;等级秩序
局限:诸侯相对独立,易导致分裂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