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4 10: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古代埃及 教案
课题
古代埃及
课型
新授
序号
01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的统治。三部分内容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掌握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重点:古代埃及文明。
学习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要
(一)、“尼罗河的赠礼”
1.古埃及的自然环境:(1)埃及位于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埃及文明多集中在哪个河流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阐述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
(4)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二)、埃及的统一
埃及统一的时间?埃及统一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三)、法老与金字塔
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什么?
2.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自然环境
1.教师展示:出示《古代埃及地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代埃及的空间概念。
提示:古埃及地处北回归线一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十分炎热,降雨量也很少,普遍干旱。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诗歌展示: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结合歌词及前面所学,说说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或者说人们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
提示:古埃及人之所以可以在这片沙漠上建立灿烂的农业文明,要归功于尼罗河纵贯古埃及南北,两岸形成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宽的狭长河谷。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多媒体播放视频——尼罗河塔纳湖)
3.教师小结:当然,尼罗河对古埃及人给予极多,但它也同样需要古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古埃及人要作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水退之后,再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古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二)文明历程
◎小组合作
1.教师讲述:探索文明,我们一定要探索文明的历程,其往往有着如下的发展过程:产生、发展、强盛、灭亡。指导学生在年代尺上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2.学生展示:学生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利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加深对古埃及文明历程的学习。
提示:①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③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④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⑤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⑥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三)古埃及文明成就
◎小组合作
1.角色模拟:假如班级近期将要举办“探秘古埃及文明”的特展。如果你是其中的策划人员之一,你会建议展览古埃及的哪一代表性文明成就,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指导: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古埃及文明成就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联系导课视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推荐理由,并将文明归类。学生在教师补充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这些代表性文明成就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提示:
分类
概况介绍
天文学
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开始涨水,古埃及人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
数学
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医学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在19世纪被识读
雕刻和绘画
主要以国王和贵族为对象,作品呈现人物正侧面,表情庄重、严肃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拓展思考:古埃及人未留下任何关于金字塔建造方法的记录。关于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下几种猜测:
猜测一:器械搬运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法老出动数以万计的奴隶,运用一系列器械将巨石由低至高一块一块砌上去。
猜测二:斜坡搬运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古埃及人先在金字塔外面建一个大型的斜坡,然后利用斜坡把石头拉上去。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猜测三:浇筑说。2000年,法国人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方法分析金字塔上的巨石的结构,发现它们是人们用石灰和贝壳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由此推测,在古埃及,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猜测四:水运说。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主席哈瓦斯提出的。1980年,哈瓦斯进行岩心取样时,发现了一个至少50米深的岩洞,他认为这可能是埃及第四王朝时开凿的港口。后来,有人还发现了连通港口的水道。他们认为古埃及人在搬运巨石的过程中,可能采用了水运法。
猜测五:外星人建造说。由于金字塔的建造有太多难以解释之处,所以,有人提出是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
目标导学二:法老的统治
1.材料展示:
“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古王国时期,原意为“宫殿”,中王国时期使用于对国王的颂词中,新王国时期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史学界根据君主专制王权开始于古王国的史实而把古王国及以后的埃及国王都称为法老。所谓君主专制,乃是国家管理的一种政体形式。古埃及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上古世界各国同类政体中最为典型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第一,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
第二,法老独揽了全国的一切行政大权……
第三,在法理上,法老拥有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
第四,法老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材料描述了“法老”一词的来历及法老所掌握的权力。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把“法老”用于国王自身,后来,“法老”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法老”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
习惯上,古埃及的国王被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2.拓展思考:古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提示: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3.课堂活动:同学们,埃及之旅即将结束,如果你是一名埃及的导游,请写一份讲解稿,向参观者介绍古埃及文明。
知识应用
1.世界上首先出现统一国家的大河流域是 ( )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于 (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2500年 D.公元前2000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4.安徽某旅行社推出了某一地区的夏季旅游宣传片。片中多次出现金字塔群,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是 (  )
A.非洲埃及 B.西亚两河流域
C.南亚印度 D.地中海畔的雅典
5.诞生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
A.
B.
C.
D.
6.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7.“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僖之旅》的主题歌。如果他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古巴比伦
8.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金字塔的建造者是(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 C.古埃及人 D.古罗马人
知识总结
课后反思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走上台演讲,是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时刻,他们所表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种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的课堂教学方式,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