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第2单元: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上第2单元: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4 15: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分数乘法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例1、“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
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出示PPT课件)
(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16+26+36=        29+29+29=
学生做完第(1)题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做完第(2)题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计算29+29+29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
(一)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PPT课件出示例1。
用这个长方形直条来表示“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表示310米,做一朵绸花要用310米绸带。
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并列出算式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算一算)随着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
师:求3个310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0×3或3×310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310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
师:我们知道,在整数乘法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一样,求几个几分之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算法探索。
启发:310×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吗?
学生试做得出:310×3=310+310+310=3+3+310=910。
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310×3=3×310=910(米)。
3.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提问:由310×3=3×310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
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可以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来计算。
(二)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
1.解决例1的第(2)题。
(出示PPT课件)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绸带几分之几米?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方法一:5×310=5×310==32(米)。 方法二:5×310==32(米)。
2.总结计算方法。
引导:比较这个算式的两种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9页“练一练”第1,2题。
2.做练习五第1,3,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五第2,5题。
2.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不足之处] 学生在计算中遇到能约分的情况时未能主动地“先约分再计算”。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设计常见的改错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计算方法,实现算法的自主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