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例3、“练一练”,练习五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情景引入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准备了三种颜色的绸花,各种花的朵数用下图表示。(PPT课件出示教材例3中的条形图)
你能用分数描述图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吗?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
如: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或35;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PPT课件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谁与谁比较的结果?它是哪种颜色的花的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
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 ”,是把黄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 。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0×110 。学生完成计算。
2.教学“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想一想:“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种花朵的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也就是求多少朵的25?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指出: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要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又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做第31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完成填空。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五第10~15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例图,通过条形图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110是哪个量的110,找准单位“1”。再反复地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通过不同的关系式快速找到单位“1”,同时让学生由形象向抽象过渡,自己真正地领会单位“1”的含义。
[不足之处] 学生对谁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仍未完全理解。
[再教设计] 1.对例题图的使用。学生对教材中的图理解不到位,一格是表示一份还是一朵,很多学生不清楚,三种图形也比较复杂,可以把图改为线段示意图,以每两种一组来出示。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教材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来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