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分数连乘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36页例6、“练一练”,练习六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其数量关系,学会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发展学生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实际问题中单位“1”和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根据条件说一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具体意义。(PPT课件出示教材例6)
(1)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
(2)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
师:题目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分别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分别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连乘,通过今天的学习要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正确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1.师:根据下面的学习提纲,请大家自学教材例6,探究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学习提纲:
(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班做的朵数。
(2)二班做的朵数该怎么用线段表示?
(3)三班做的朵数是和哪个数量进行的比较?该怎么画?
(4)尝试用一道算式求出三班做了多少朵?
(5)每一步得到的是什么意思?
2.小组进行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1)根据自学提纲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尝试画表示一班和二班所做朵数的线段,然后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三班做了多少朵”该如何画,为什么这样画。
(2)师:根据一班做了135朵,你能直接算出三班的朵数吗? 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先要算什么? 再算什么?
(3)学生列式。
分步:135×89=120(朵);120×34=90(朵)。
综合:135×89×34=90(朵)。
明确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注意书写的正确格式。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第36页“练一练”。
2.练习六第7~9题。
五、归纳总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算比较简便?
六、布置作业,反馈调整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2.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关键是让学生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中首先组织学生找分率句,从第一个分率句中你想到什么,再通过交流,体会出谁是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从第二个分率句中同样体会出谁是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从而体会出单位“1”的不同,再让学生画线段图明确先画谁,为什么这样画,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分析分数连乘的应用题。在画线段图时,重点让学生明白第2个单位“1”怎样画,最后明白先求什么,然后就可以求出所求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计算分数连乘时学生的约分意识比较差,格式不够正确。
[再教设计] 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训练一下约分,学生的约分意识与约分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分数连乘书写的格式要示范一下,效果可能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