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练习六第16~2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让学生认识数与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口算热身
56×65= 43×34= 3×13 =
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教材例7。(PPT课件出示例7)
1.学生回答。
2.PPT课件出示导学单,学生自学。
(1)什么是倒数?倒数的概念中哪几个字比较重要?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回答教材中豆角老师的问题。
(3)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1)你在找一个数的倒数时遇到过怎样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
(3)0有倒数吗?为什么?
导学要点: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4.全班交流。
(1)说一说: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2)怎样求整数的倒数?带分数与小数呢?
导学要点:
倒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可以化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二)完成第36页“练一练”。(学生回答)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数,它的倒数就是分母,整数的倒数就是这个整数作分母,分子是1。
教师提醒学生正确书写倒数的格式。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做练习六第16~18题。
(二)综合练习。
做练习六第19~21题。
(三)创编练习。
1.2×( )=23×( )=54×( )。
2.
点拨:要使等号成立,使每个结果都等于1,这样填比较简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相关习题。
2.完成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归纳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互为”的意义理解不深刻,课堂表达时经常会出现“几分之几是倒数”的描述。
[再教设计] 复习环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回顾“因数和倍数”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理解“互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