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4课时 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4课时 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4 16: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梳理出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
1.(PPT课件出示)找出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
(1)一本书已看了13。
(2)梨的个数相当于苹果个数的45。
(3)现价比原价便宜15。
2.(PPT课件出示)列式解答下面各题。
(1)160厘米的38是多少厘米?
(2) 300千克的25是多少千克?
提问: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都是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PPT课件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求出一大瓶果汁有多少毫升吗?为什么?
如果让你补充一个条件来表示这两瓶果汁之间的数量关系,你打算补充什么条件?
PPT课件出示补充条件:“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23”。
你会求“一大瓶果汁有多少毫升”吗?
“小瓶里的果汁是大瓶的23”这个条件中的23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数量比较时,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23是哪个数量?
你能根据上面的讨论,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板书:找出数量关系)
板书:大瓶的果汁量×23=小瓶的果汁量
根据数量关系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板书:列方程解答)
(2)怎样列方程?把哪个量设为x?
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毫升。
x×23=600 x=900
独立完成解方程,指名板演。
x=900是不是正确的解呢?怎么检验呢?(交流检验的方法)
2.教学“试一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试一试”,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目的意思。
(2)讨论:这里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本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一盒牛奶的升数×12=喝了的升数)
(3)可以怎么解答?(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3.完成第49页“练一练”。
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方程?(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第2~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怎样解答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八第1题。
2.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导入时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的特征,找出解题规律。
[不足之处] 一些学生列方程时无从下手,部分学生不能在条件中找出等量关系,更不能根据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解决问题。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强化找准单位“1”,说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教给学生找单位“1”的方法,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的数量就是作单位“1”的量,可以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