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7课时 比的意义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7课时 比的意义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9-04 16:1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例7、“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比同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7实物图。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试着说一说。
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奶少1杯相差关系   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23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32倍数关系
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已会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教学同类量的比。
1.自学教材例7。
师:用比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例7图下面的一段话,看谁能独立弄懂这部分内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
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比3记作2∶3;3比2记作3∶2。
“∶”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3)教师总结:其实,比表示的就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如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可以理解为果汁有2杯,牛奶有3杯;也可以理解为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3.感受比的有序性。
提问:这里都表示果汁和牛奶这两个数量的比,为什么一个是2∶3,一个是3∶2呢?
小结: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颠倒两个数量的位置,就会得出另外一个比,其意义也就不同。因此,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搞清楚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相比。如果汁与牛
奶杯数的比是2∶3,而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
(二)教学不同类的量的比,归纳比和比值的意义。
1.PPT课件出示题目,教材例8。
(1)提问:你能分别算出他们的速度吗?(学生回答)
( 900÷15 900÷20)
(2)谈话: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这种关系。
你能试着写一写小军和小伟他们每人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看一看教材例8下面的一段话。
(3)汇报交流。
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15。
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20。
追问:谁知道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2.归纳比和比值的意义。
师:从例7、例8中可以看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请同学们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知道了比与除法有关系,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师:你能说出例7、例8中每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吗?
(三)沟通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PPT课件出示:3∶5=(  )÷(  )=(  )(  )
1.填写上面的等式,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你能用表格整理一下自己的发现吗?
2.汇报交流。(PPT课件出示)
结合学生整理的表格,小结:
(1)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值。
(2)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3.教师指出: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2∶3也可以写成23,仍读作“2比3”。注意23的写法,从上往下写,它仍表示一个比。
4.提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足球比赛的比分是3∶0。
指出:3表示进3个球,0表示没进球,这里的3∶0不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第54页“练一练”第1~3题。
2.完成练习九1,2,4题。
四、课堂归纳,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对于“比”,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九第3题。
2.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懂的,不再重复讲解,学生能自学的,就让学生自己学。因为自学也是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学后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不够活跃。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与分数关系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