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案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探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绘出简图。
能力目标
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思想目标
学习种子休眠、科学选种及播种育苗的知识,使学生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难点
1、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2、种子萌发的过程;3、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实验观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解剖针、放大镜等工具。
2、教师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图。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时间
设计意图
一、引言:
有关于植物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同学们还能不能回忆起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呢?
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矮小的花草,都是由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而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以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为例来了解种子的结构,看看它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一株植物的呢?
教师提问,由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学期学习的内容,通过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由于知识的时间间隔很长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相关知识:植物的分类方法(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min
适当回忆初一年级学习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了解本节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并不是陌生的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二、授课:
(一)种子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思考】双子叶植物的特点和代表植物。本课以花生实物为例讲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子叶(2片)
胚芽
胚轴
胚根
种皮
胚
【观察花生的种子结构】:
a、寻找花生种子的中缝,利用解剖针小心的分开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b、结合挂图寻找相似结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10min
自己动手寻找答案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讨论】: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胚。
1min
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向更深入推进,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做铺垫。
2、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思考】双子叶植物的特点和代表植物。本课以花生实物为例讲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种皮(果皮)
子叶(1片)
胚芽
胚轴
胚根
胚乳
胚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a、用解剖针小心的分开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b、按照书中P 的图
利用放大镜寻找相似结构,认识种子的结构。
由于书中没有介绍玉米种子结构的示意图,教师可自己寻找挂图或者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
10min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讨论】
1、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相同:都有胚并且胚的构成相同;
不同:子叶数量不同
2、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本质区别是子叶数量不同。
2min
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上的不同,并且强调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是否有胚乳而在于子叶数量不同,避免只是混淆;教师还可举例说明并不是双子叶植物都无胚乳,反之亦然。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双子叶植物:提供营养
单子叶植物:
运输营养
1、胚的发育:
子叶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根茎连接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
【思考】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自行寻找相关答案,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胚及其他部分的发育状况和作用,并思考回答问题:单子叶植物的胚乳具有提供营养的作用,它的作用和双子叶植物的胚乳相同。
10min
了解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的发育状况; 了解胚是植物的幼体;了解种子各部分的功能。教师还可深入提问,如:榨花生油是利用的是种子的哪部分?大米主要吃的是什么结构?豆芽菜主要吃什么结构?达到扩展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选种:
【思考】根据以上学习内容,挑选什么样的种子播种萌发状况更好?
根据胚的发育状况及各部分结构作用思考回答问题:种子最好粒大饱满,这样子叶和胚乳中的营养才充足,利于种子萌发。
2min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播种深度:
【讲解】种子萌发时,有些子叶出土,有些则不出土,要根据萌发时子叶是否出土决定播种深度。
提问:种子到底要种多深才合适呢?有没有什么标准衡量呢?
教师讲解为主,结合大量的具体实例介绍播种深度相关知识。
1min
学生绝大部分对此部分知识了解不多,教师可简单介绍,扩展学生知识面。
4、萌发过程: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胚轴将胚芽及子叶拱出地面→胚芽开始发育成茎和叶→最终子叶中营养耗尽、脱落。
根据挂图由学生分析回答,而后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3min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课堂练习】
1、简答: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填空:胚是由 组成?
3、选择:子叶的作用是( )
A、 发育成幼叶 B、 发育成茎和叶
C、 贮存养料或给胚运输营养物质 D、 保护胚芽、胚轴和胚根
【板书设计】
一、种子的结构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内容略) 1、胚的发育(内容略)
2、选种:粒大饱满,营养充足
2、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内容略) 3、播种深度:依据萌发时子叶是否出土确定
4、萌发过程:(内容略)
【本课小结及反思】
教材开始设计了一个观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同时,通过对照课本的图片初步思考幼苗的根、茎、叶由胚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哪些植物的种子与菜豆的种子结构相同,哪些不同”引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总结。在讲述“种子萌发的过程”这一较抽象的问题时如有条件可以结合多媒体形式加以讲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