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地表的变迁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地表的变迁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04 21: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表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2、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3、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4、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师准备:喜马拉雅山的视频资料、世界各地风光图片、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图片、化石标本、岩石风化的视频短片
学生准备:酒精灯、小石子、镊子、火柴、装水的烧杯,水搬运模拟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讲述:大家知道什么是化石吗?谁看到过化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化石的知识。
2、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汇报交流化石的相关知识。
3、教师展示化石标本。
4、学生欣赏化石标本。
????5、思考:化石有什么作用?(了解地球的过去)
????6、教师讲述:化石就好比是地球岩层这本大书中的特殊文字,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那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
7、学生根据观看收获进行讨论汇报。
8、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阅读书中资料,理解、揭题并板书课题:地表的变迁。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对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怎么形成的?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3、教师展示世界各地风光图片。
????4、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地貌形成的原因。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展示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图片。
7、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分析地表改变的原因。
8、学生汇报交流。
9、教师讲述:地球表面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我所展示的只是一部分改变地表的原因,你还知道哪些力量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地表的面貌?
10、学生集思广益,汇报交流。
11、教师适时补充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除了大自然的力量,人类的活动现在来看对于地表面貌的改变作用也不可小视。
????12、过渡激趣: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13、学生交流:龙卷风、海啸、泥石流。
14、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那我们怎么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呢?
15、实物展台展示岩石是坚硬无比的——沙子和泥土呢?(加图片)
16、学生交流推测的理由。
17、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石子变小的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
18、过渡:大块岩石变小恐怕不能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吧,刚才大家也交流了其他原因,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短片,请看:(岩石风化的视频短片)
19、学生谈观后体会。
20、教师讲解风化的含义。
21、教师激趣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2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河水搬运泥沙的试验。
23、讨论:大自然的岩石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呢?
24、学生讨论汇报。
25、教师适时补充侵蚀的含义。
26、教师讲述:通过风化、侵蚀等的作用,岩石进行了华丽的转变,他变成了泥土供我们生产耕耘,变成了海滩供我们游乐嬉戏,而我们今天在课堂上所进行的研究只是地表变化的一个缩影,希望大家能多观察,多发现地表漂亮的变迁。
三、总结拓展,生成创新。
1、教师讲述:一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你快乐吗?谁愿意把你的快乐说出来,让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2、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4、提问:关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咱们大家共同解决。
5、师生解决问题。
6、拓展:了解家乡历史上地表改变的情况。
???
???板书设计:
2.5地表的变迁
?
?
太阳????????????????????风
?
风?????????(风化)→→ 水?????(侵蚀)
?
流水????????????????????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