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南京静海寺陈列馆有一最独特的陈列品--警世钟,钟体的正面“警世钟”三个大字非常醒目;
钟的背面镌刻有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香港回归之夜,155下的奋力撞击,震荡着古老的南京城。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问题一:结合教材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贩卖鸦片?
1
4
2
3
问题二:结合教材第二自然段,思考鸦片的走私贩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吸食鸦片,丑态百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 《梦厂杂著》
问题三:面对鸦片走私贩卖带来的巨大危害,清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太常寺卿许乃济:“吸鸦片者皆游惰无志,不足轻重之辈……海内生齿日重,断无减耗户口之虞”。
VS
湖广总督林则徐:“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帝的决定:“此物不禁绝,使流行于内地,不但亡家,实可亡国。”
问题四:结合教材第三自然段,了解并熟知林则徐禁烟的经过、结果及其影响?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问题四:结合教材第三自然段,了解并熟知林则徐禁烟的经过、结果及其影响?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问题五:结合教材,思考讨论英国对于禁烟的反应,是林则徐引起了战争吗?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巴麦尊在议会的讲话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提供了借口;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市场和掠夺原料。
回顾小结: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内容梳理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鸦片走私
大英帝国
扭转逆差
打开市场
大清帝国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运动
虎门销烟
提供借口
鸦片战争
问题六:结合教材地图,梳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2月
封锁广州——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第二阶段:1840年12月—1841年8月
广州谈判——强占香港——虎门大战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攻占厦门——进犯吴淞——直逼南京
问题七: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问题八:有人说如果林则徐没有被革职查办,清朝就不会战败,谈谈你的看法?
人口约1700万
近2万远征军
29艘战船
耗银1263万
死亡59人
(71人?)
人口约4亿
军队总数80万
700多艘战船
耗费2871万两
士兵死亡3000多人
以大清以逸待劳之势,战争结果何以至此?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国
PK
英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英双方
领导人物
中国:道光皇帝
英国:巴麦尊首相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VS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国:男耕女织
英国:大机器生产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VS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
中英双方
经济形式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国:武备落后
英国:坚船利炮
军事:冷热兵器混用时代VS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
中英双方
军事力量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国:天朝上国
英国:日不落帝国
外交:防范外夷、闭关锁国VS殖民扩张、掠夺市场
中英双方
外交政策
问题九:结合教材内容,试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角度分析清王朝战败之谜?
中国:日薄西山
英国:朝霞满天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耕文明难以对抗先进的工业文明;
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中英双方
综合国力
问题十: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清王朝战败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英国刻意营造的“平等”画面
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问题十一:结合教材内容,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并思考其影响和危害有哪些?
内容 影响和危害
通商:广厦福宁上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议税:协定关税
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割让土地的先例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问题十二:之后清政府又与西方列强分别签订了哪些条约,其内容及影响又有哪些?
时间 国家及条约 内容
“”
1843年
1844年
1844年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美国兵船任意“巡查贸易”、12年后可以“修约”
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建造教堂、坟地等
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十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问题十四:以本课所学的鸦片战争为例,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认识?
列宁:“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说,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问题十五:结合本课所学,分组讨论对下列问题的看法认识?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 记忆歌诀
英国为开辟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课堂练习
1.“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课堂练习
3.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儿“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原因
课堂练习
5.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6. 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
C.台湾岛? D.澎湖列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