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14张PPT+2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14张PPT+2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4 15:15:20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朝阳湾中学 王文霞 戊戌变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的有关知识.
2、掌握并运用“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戊戌变法的影响.重点: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目标展示(目标1与2要求A、B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展讲都掌握)。
重点要求A层掌握并会运用,B层达到理解。
难点A层帮助B层学习、达到A层理解掌握,B层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自主学习要求:
1、根据文本自主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2、知识网络要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3、小组内一人展示时,其余同学可以补充,纠正;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评价。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原址点播解疑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 民族危机 这就是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为了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财富,列强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官冗员。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军事方面: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等。有利于具
有维新思想
的人参与
政治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
资本主义的
发展有利于西
学的传播,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戊





容点播解疑1.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时务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A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A3.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测一测,比一比引领提升观看视频结合文本思考,总结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走改良道路,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与封建势力对比悬殊,缺乏经济和军事实力。
3、脱离了群众,仅仅寄希望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直接原因(客观原因):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要求:
1、小组内进行讨论,组长做好带头作用,多带动、鼓励本组的B同学发言,杜绝消极怠工,维持好秩序。
2、认真阅读问题与材料,把握好关键词语,找好材料与问题的关联,认真作答。
3、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组长做好记录,整理好答案,已备展示。
4、展示时,B层展示简单的,A层展示难的
合作探究戊戌变法的影响1、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政治变革,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2、加速了我国近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我国近代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维新变法大事件:
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序幕;
1895年 康、梁组织强学会,维新派的 政治团体成立;
1898年6月 光绪帝发布变法令,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性质:自上而下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运动。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课堂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