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水的运动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3海水的运动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4 15:57:47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关于波浪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波峰是指波浪的最低部分
B.波谷是指波浪的最高部分
C.波高是指波峰到波谷的水平距离
D.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波长
答案D
2.当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时(  )
A.珠江口的潮高较平时低
B.孟加拉湾风平浪静
C.杭州湾潮差较平时大
D.长江口海水盐度有所下降
解析此图表示太阳、月球、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杭州湾潮差较平时大。因受大潮的影响,长江口海水盐度有所上升。
答案C
阅读下列描述海水运动的有关文字,完成3~4题。
①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
②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马来西亚人英瓦尔《马来西亚槟榔屿》
3.引起①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太阳
C.月球 D.海底地震
4.引起②所描述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解析第3题,“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在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中,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第4题,②描述的是海啸,它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塌陷等形成的。
答案3.C 4.D
“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钱塘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 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据此完成5~6题。
5.钱塘江大潮属于(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6.有关钱塘潮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
B.有时会造成灾害
C.利用它一天可发四次电
D.日、地、月呈直角时潮势最猛
解析第5题,钱塘江大潮是因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形成的潮汐现象。第6题,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
答案5.B 6.D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洋流,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填字母),属于补偿流的是   (填字母),    (填字母)洋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
(2)图中点状海域表示    分布情况,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3)1941年12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其舰队航行没有选用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成因及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作用。暖流上空水汽多易成雾,不利于航行,但军事保密性强。
答案(1)c a、b a
(2)渔场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3)北航线是沿北太平洋暖流经过的海区航行的航线,冬季暖流上空大雾弥漫,航行困难,但军事保密性强,且该海区盛行西风,顺风顺流,航速较快。
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大潮、小潮出现日期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新月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③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上弦月 ④图中小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下弦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大潮时日、地、月三者共线,且月球位于中间,故此时应为新月;小潮时日、地、月三者互相垂直,且根据太阳的位置月球的亮面朝右应为上弦月。故本题①③正确。第2题,利用潮汐发电,涨潮、落潮时,潮水都能带动水轮机发电,一天之中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故一天能发四次电。
答案1.C 2.D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共造成1 517名乘客和船员丧生,搜救船卡帕西亚号救回712名幸存者。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迄今为止对社会各阶层影响很大。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4.图中A海区有世界著名四大渔场之一,那么该渔场是 (  )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舟山渔场 D.北海渔场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均为暖流,⑤是寒流。第4题,A海区有由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
答案3.D 4.D
读世界某区域图,t1、t2之间为世界适宜“避寒带”,t1、t2为等温线,完成5~7题。
5.关于t1、t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 B.t1C.t1=t2 D.t1、t2为1月份等温线
6.A处等温线向北弯曲是因为(  )
A.暖流影响 B.海洋的影响
C.寒暖流交汇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7.B岛西侧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第5题,根据纬度对温度的影响规律,t2应大于t1。第6题,A处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说明该处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应是受寒流影响。第7题,B岛即马达加斯加岛,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5.B 6.D 7.B
下面四图是洋流流经某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据图完成8~9题。
8.在图中,表示北半球寒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9.在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流经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解析第8题,北半球寒流的等温线应是气温北(上)低南(下)高,并向南(低纬)方向弯曲,故③图符合题意。第9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阅读海水等温线图。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的洋流为暖流。等温线北(上)低南(下)高为北半球,等温线北(上)高南(下)低为南半球。
答案8.C 9.D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沙丁鱼喜冷水”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好群居”说明沙丁鱼需要较大的生存空间,由图可知,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第(2)题,读材料可知,“低温的沿岸流”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向北流动”则与沙丁鱼迁徙方向一致,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同时由图可知,沿岸流与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第(3)题,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小。
答案(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3)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课件38张PPT。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新知预习自主检测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海浪、潮汐、洋流。
一、海浪
1.海浪的形成
(1)海浪:最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称为海啸。
(3)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2.海浪的作用
(1)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2)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3)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4)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新知预习自主检测二、潮汐
1.潮汐概念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小提醒
潮汐形成的原因
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2.发生规律
(1)日变化:一天中,通常可以看到两次海水涨落。
(2)月变化: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新知预习自主检测3.潮汐影响
沿海各地,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建设港口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小提醒
根据涨落程度的不同可将潮汐分成小潮、大潮
(1)在天体运动过程中,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
(2)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
(3)河口潮汐:河口地区受河口形状、河床摩擦效应及上游下泄径流的影响,会形成独特的河口潮汐。河口潮汐按潮差大小分为三类:强潮河口,如钱塘江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如长江口;弱潮河口,如珠江口。新知预习自主检测小思考民间谚语:“初一、十五涨大潮,二十二、二十三到处见海滩。”此民间谚语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初一、十五月球、太阳的引潮力相叠加,形成了大潮;而二十二、二十三(初七、初八)月球、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形成的是小潮。新知预习自主检测三、洋流
1.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
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新知预习自主检测3.洋流的影响
(1)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2)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②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3)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加快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新知预习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
(1)海浪四要素是波峰、波谷、波高、波长。 (  )
(2)人们在海滨和海上的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所有活动都要避开大的海浪。 (  )
(3)一天中,通常只能观察到一次海水涨落。 (  )
(4)沿海各地,潮汐涨落的时间毫无规律可言。 (  )
(5)洋流的规模巨大,远超过河流的流量。 (  )
(6)暖流的水温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 (  )
答案(1)√ (2)× (3)× (4)× (5)√ (6)×新知预习自主检测2.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B.海啸是潮汐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
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
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解析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海浪、潮汐、洋流三种。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它是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
答案C新知预习自主检测3.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海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海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运动形式;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洋流的形成与风力、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有关。
答案C
4.在海水运动的表现形式中,对人类的破坏性最大的是(  )
A.海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解析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引起的,能量巨大,破坏性最强。
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会产生哪些影响?
问题探究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千米,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1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的破坏力巨大。1755年里斯本地震是欧洲近现代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地震,其引起的海啸也是欧洲迄今为止直接遭遇的最大一次海啸。地震、海啸几乎将整个里斯本付之一炬,使1/3的里斯本人口,约90 000人死亡,整个葡萄牙的国力也因此衰落。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海啸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海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1)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2)摧毁城市、村庄和道路;破坏港口设施;震塌建筑物;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海浪的类型、成因及作用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11498年9月20日,里氏8.3级的地震造成了日本纪伊、三河、伊豆等地沿岸的海啸。强烈的海啸摧毁了隔开滨名湖与大海的海岬。海啸横扫了这一地区的房屋,造成至少31 000人死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次海啸属于(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寒潮
(2)引发这次海啸的地震发生在哪两个板块之间(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大洋洲板块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3)下列一般不能造成海啸发生的是(  )
A.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
B.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C.外来较大天体撞入地球近海海域
D.台风风暴引起巨浪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从地理位置来看,日本位于太平洋和亚欧大陆之间;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解析第(1)题,日本地震能量释放使海水扰动,形成巨大的海浪。第(2)题,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第(3)题,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潮汐,有明显的规律,分为大潮和小潮。
答案(1)A (2)A (3)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潮汐出现的时间和分布有什么规律?
问题探究
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拥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或遇年头潮大,涌上江岸,冲伤观潮者。文献载《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观钱塘潮》诗:“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距杭州50千米的海宁盐官景区是观潮最佳处。
“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3~5米高,潮差竟达9~10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钱塘江大潮出现在什么时间?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3)杭州湾沿岸地区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钱塘江大潮对沿岸的破坏?提示(1)农历八月十八前后。
(2)可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
①地形: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②气候: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3)杭州湾沿岸筑有坚固的海堤(当地人称“海塘”),防止潮水淹没田地和房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潮汐活动规律及成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小技巧
图解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图a)
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图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2我国浙江杭州湾的钱塘江潮举世闻名。尤其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涨潮时汹涌的潮水顺着钱塘江逆流而上,如万马奔腾,格外壮观,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往观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钱塘潮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而八月十八前后又“格外壮观”?
(2)有关钱塘潮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
B.它是一种自然灾害
C.利用它一天可发4次电
D.月球、地球和太阳成直角时潮势最猛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题以著名的钱塘潮为背景切入,需要运用地形、天文、气候等知识,多角度分析钱塘潮的成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天文上,农历八月十八前后为大潮;气候上,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加剧了潮势。第(2)题,潮汐是一种能源、旅游资源,但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地球自转一天海水涨落各两次,涨潮和落潮都可发电。月球、地球和太阳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为大潮;月球、地球和太阳成直角时为小潮。
答案(1)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太阳、地球、月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日、月对地球引潮力很大,所有的潮水包括钱塘江都会比平时高涨一些;加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来,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又加剧了潮势。
(2)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洋流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问题探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布下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护。哪知道德国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英军忽略了什么自然现象?简述这种现象的成因。
(2)在下图中标出海峡两侧海洋的名称,并画出德军潜水艇是怎样进出地中海的。(用虚线箭头表示进入地中海的方向,实线箭头表示返回时的方向)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提示(1)忽略了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存在密度流。
成因:地中海蒸发旺盛,注入地中海的河流较少,因而水面比大西洋低,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深层海水在压力作用下,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2)左侧(西侧)为大西洋,右侧(东侧)为地中海。实线箭头在海底方向自东向西,虚线箭头在海洋表层为自西向东。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暖流和寒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小技巧
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判断。如信风带、西风带的洋流流向受制于风带。
(2)洋流概念法:根据洋流的概念进行推导。如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是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是暖流。
(3)等值线法:根据海水等温线、等盐度线弯曲的方向来判断。如暖流的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弯曲,寒流的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弯曲。
(4)定位法: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都有特定位置的洋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3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 图2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1)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认知能力。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图,其东侧为南印度洋,根据洋流分布,甲处应该为由北向南流的暖流。图2中a、b、c为等温线且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从等温线来看,①位于北半球,④位于南半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向南偏转形成的暖流,方向向南,水温逐渐降低,与④所示的洋流符合。第(2)题,厄加勒斯暖流可以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也可以降低途经海轮的航速;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海区易形成渔场,该洋流不具备形成渔场的条件;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洋流可加快污染物的扩散,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答案(1)D (2)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1.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啸是最常见的一种风浪
B.海啸是由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造成的
C.洋流表层的平均流速较大,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D.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各一次
解析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它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海啸不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也不是由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引起的,而主要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或滑坡引起的。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2.有关潮汐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潮汐是一种海水涨落现象,其主要动力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B.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
C.一天中有两次潮涨潮落现象,一月中有两次大潮与两次小潮现象
D.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该地出现小潮
解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每天涨落两次,当日、地、月成一条直线时的朔望时形成大潮,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关系的上弦、下弦时形成小潮,每月大潮、小潮各有两次。涨潮的时候对着月球和背对月球的海域涨潮,不是全球同时涨潮。
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类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积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陆”(见下图)正在诞生,面积不断扩大中。据此完成3~4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3.下列有关“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  )
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
B.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
C.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
D.“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过程中,下降流占主导地位
4.A海域若有一大范围渔场,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是(  )解析第3题,“太平洋垃圾大陆”的形成主要是由洋流带来的垃圾在此聚集。第4题,此处渔场应为离岸风形成的上升流导致的。
答案3.D 4.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5.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图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亚马孙河河口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了获取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与亚马孙河的河口形状、河口处的盛行风及河水流量等因素有关。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答案河口口大肚小(或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