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 春朱自清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3.观察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并学习这种写法。4.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咏柳
[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天的诗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1—1948.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初读课文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意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荣的景像象,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天的赞歌。重点字词朗润( ) 涨( )
嫩绿( ) 宛转( )
应和( ) 酝酿( )
窠巢( ) 抖擞( )
披蓑( )戴笠( ) rùnzhǎngnèn wǎnlìyùn niàng kē cháosǒusuōhè词义解读朗润:
欣欣然:
酝酿:
嘹亮:
花枝招展:
明亮滋润。欢欢喜喜的样子。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声音)清晰响亮。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脉络梳理盼春绘春赞春第一部分(1)
总写第二部分(2-7)
具体写第三部分(8-10)
总写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1.细品第3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草的?写出春草的什么特点?
春草情态:
质地:
色泽:
生长地: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写出了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生长地。人所感风轻悄悄草绵软软
2.细品第4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花的?写出春花的什么特点?桃树
杏树
梨树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蜜蜂
蝴蝶嗡嗡闹着
飞来飞去春花像眼睛
像星星
眨呀眨花色艳
花味甜花味香野花密
品种多
轻招摇
闪亮亮树上花花下虫地上花杂样儿
有名字
没名字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细品第5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
吹面不含杨柳风(引用)触觉:
嗅觉:
听觉:人的角度带来新翻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
各种花的香。鸟儿唱(拟人);水声轻柔;牧笛嘹亮柔和、芳香、悦耳
4、细品第6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春雨的?写出春雨的什么特点?白天—傍晚; 动态—静景; 全景—特写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斜织着笼薄烟树叶亮、小草青黄晕光,安静和平的夜。行人农夫草屋稀疏静默。寻常三两天多细密细亮细长细斜细薄润泽温馨静谧5、细品第7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要迎春的?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景: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赞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比喻、拟人: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他是新生的,突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比喻、拟人: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她是娇美的,突出春天艳丽的容颜。比喻、拟人: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他有无穷的活力,突出他健壮的身姿。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精品细啄1、品读“盼春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人怎样的心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人们的望春心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春到人间”的喜悦2、品读“春醒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了春的轮廓?山润朗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
拟人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宏观勾勒出了春的轮廓。深情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这篇文章画面明丽,色彩鲜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因此,在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轻快,
节奏舒缓,感情真挚,重音突出。写法归纳课后拓展1.自由讨论: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课文共描绘了五幅春景图,说说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2.试着搜集春天相关的古诗,并有感情的朗诵。课后拓展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