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知识梳理与练习
知识要点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由 、 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斗争组织。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 ”口号。
2.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撤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八国联军侵华
C.清政府统治过于残暴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活动时间的长短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的揭帖。
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激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幸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义和团张贴揭帖与清政府反对修筑铁路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知识要点二:抗击八国联军
5.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 、 、 、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 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 壮烈殉国。
6.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有 ( )
①平原大捷 ②廊坊阻击战 ③天津老龙头火车站歼敌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就惨败的战役是 ( )
A.廊坊之战 B.威海卫之战 C.镇海之战 D.黄海之战
8.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镇压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 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蹙(促),深恐各使(外国使馆)保护不及,积成大祸。
材料中所提到的乱民”指什么人?
清政府为什么不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
清政府对“乱民”采取了什么策略?
知识要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0.《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款白银 亿两,分 年还清,本息共计 亿两,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1.《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 )
A.甲午战争后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D.请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在反映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生活纪录片中,不应出现的画面是 ( )
A.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居住着大批北京居民
C.各国使馆林立 D.驻扎着外国军队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来自八个国家的军队用先进的武器大炮再一次敲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他们攻大沽,占天津,夺杨村,过廊坊,直扑北京。8月14日,北京沦陷,将1840年以来中国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材料涉及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
(2)这次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将1840年以来中国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参考答案
1.山东 直隶 反帝 扶清灭洋 2.A 3.C
4.(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门户,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义和团的这种行为是盲目反帝的一种表现。而清政府反对修筑铁路只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的利益。
5.英 美 俄 日 西摩尔 聂士成 6.B 7.A 8.A
9.(1)义和团民众
(2)清政府企图利用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同时利用侵略者削弱义和团。
(3)采用“招抚政策,并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10.4.5 39 9.8 东交民巷 11.D 12.B
13.(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因为《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