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县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滦县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2 15: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滦县第八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卷一(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彷徨(páng huáng) 浮藻(zǎo) 惆怅(chàng)
B.漫溯(shuò) 寂廖(liáo) 青荇(xìng)
C.颓圮(qǐ) 彳亍(chì chù) 斑斓(bān lán)
D.劲风(jìn)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可以堪称典范。
B、汉字是仍“活”着的至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C、新词新语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例如“生物入侵”是指由外地、外国生物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或危害的现象。
D、欣赏对联,可以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
3、下列对联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
(1)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3)猛士去国,为报知己恩,易水风寒波恸容;侠客赴机,欲抗虎狼秦,关山月冷筑衔悲。
(4)大师辞世我辈痛失范懿;巨星陨天文坛常留德馨。
(5)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A、巴金 孔子 荆轲 鲁迅 艾青
B、鲁迅 孟子 樊哙 巴金 茅盾
C、鲁迅 孔子 荆轲 巴金 茅盾
D、巴金 孟子 樊哙 鲁迅 艾青
4、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他还创作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等小说。
B.《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大卫是个遗腹子,他少年时代受尽虐待,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是他刻苦上进,最终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C.本书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大卫的保姆佩葛蒂太太、青年渔民海姆、误入歧途的艾米莉以及乐善好施的史蒂尔福斯。
D.小说中大卫的房东密考伯有句至理名言“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这种“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被称作“密考伯主义”。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要创造佳绩,就必须参与实践,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B.08年中招考试中,无论你是最终的胜者还是在无奈中落败,相信风雨过后的一束彩虹依然会让你意气风发,只因为,青春没有黯淡的色彩。
C.这场戏演得绘声绘色,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
D.王老师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 C.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7.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B.她含着笑,提着菜蓝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C.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采的堂上。
D.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3小题,9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②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③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释: ①羖:公羊 ②累绁:用绳索捆绑 ③粥:卖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其嗣懿子曰 诫:告诫
B.已而去鲁,斥乎齐 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辟:偏僻
D.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乡:向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斥乎齐,逐乎宋、卫 壮士!能复饮乎?
B.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困于陈蔡之间 使毕使于前
D.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礼有才”的一组是( )
A.①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 ②孔子适齐,为高为高昭子家臣
B.①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 ②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①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 ②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①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 ②吾即没,若必师之
卷二(120分)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1、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4分)

12、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落 叶
西风赠给我落叶一片
一片枯萎了的生命
枯黄的落叶
无愧地笑着——
她把浓绿
赠给了果的红晕
她把青春
织进了树的年轮
13、这首诗运用 、 的手法塑造了“落叶”的形象。(4分)
14、它启示读者:
(4分)
15、名句默写(6分)
(1)恰同学少年, ; , 。(《沁园春·长沙》)
(2)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雨巷》)
(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4)惨象, ;流言, 。沉默呵,沉默呵! , 。(《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生命的出口
林清玄
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
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①“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②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③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
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④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⑤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⑥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
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
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
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
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
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⑦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
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徇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
【选自《读者》2004年第一期 】
16、作者在文章中认为人如果因为情爱受挫就自尽“岂不可惜复可怜?”,请说明“可惜复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玻璃”一词在文中共出现7次,请分类归纳“玻璃”在文章中共有哪几层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作者在文中说“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用小黄蜂的举动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寻找生命的出口,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B、作者说“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是因为作者没有想到小黄蜂在无路可出之际,竟然仍能执着地寻找出口。
C、作者对小黄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细加描绘,是为了表明小黄蜂的选择以便和某些人类的选择加以对照。
D、“现在它飞出去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享有更多的自由。
E、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像一位长者,言语中透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祝福。
六、语言表达(22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2分)
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
(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2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21、规律的发现总是从梳理探究中得来,请仔细观察下面的汉字,然后根据字义和字形的关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4分)
拗 拥 驽 痘 绑 抢 扬 痱 织 抓 择 腿 扶 脸 肺 纺 缚 拍 缝 结 绷 病 驾
答:
22、阅读下面的新闻,给它概括一个标题新闻。(4分)
新华网内蒙古四子王旗9月28日电(记者黎云、李宣良) 北京时间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安全自主出舱,返回舱状态良好。
当飞船绕地球运行最后一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返回。飞船在穿越大气层后,借助降落伞和反推火箭逐步减速,并在内蒙古中部的阿木古朗草原上成功着陆。
飞船进入回收状态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其进行了全程跟踪测控。得到飞船着陆指令后,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迅速抵达飞船返回舱着陆地点,展开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工作。在搜救人员打开舱门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依次出舱,并向搜救人员和在场媒体记者挥手致意。随后,3名航天员分乘3架直升机,后送至呼和浩特。
神舟七号飞船是于9月25日21时1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飞行期间,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释放了伴随卫星,进行绕飞试验。“天链一号”卫星数据中继试验获得重要成果。
答:

23.下面的名言或事例分别可用为说明什么观点(每条观点不超过15个字)。
(1)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饥饿如雷鸣,那么良心的呼声就弱如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药里的金汁,实际是童子便;白丁香,实际是麻雀的粪便。服用这些药物的人,未必知道自己在吃屎喝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悲观者说:“生命像蜡烛,越烧越短;人生是中药,越煎越苦。”
乐观者说:“ , ; , 。”
七、作文(60分)
25、美国的西点军校在世界上名气很大,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商界精英。这所学校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比如,当军官派你去完成一项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你没有完成,当军官问你为什么时,如果你为你自己辩解,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那就错了。你只能说:“报告长官,没有借口。”除此之外,你不能多说一个字。
对此,有人说,“没有借口”太没有人情味了,太冷漠了;也有人说,“没有借口”,可以激起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在人生中,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寻找借口上,失败也罢,做错事也罢,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又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借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滦县八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1.A(溯sù 圮pǐ 劲jìng)2答案:D [A、重复赘余,“可以”与“堪”重复。B、语序不当,“至今”放“仍活着”前。C、成分残缺,“由”改“由于”。3、答案: C
4. C 5. C(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精力为之贯注,不觉得疲倦。)6. B 7.D
文言文
8、B [去:离开。] 9、A [介词“在”/语气词“吗”;B都是介词“把”;C介词“在”,D都是副词“将要”] 10、B [A中“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说明的孔子的经历,并未说明“好学有才”;C中“于是反鲁,鲁复善待”说明的是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并未说明“好学有才”。D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说明的是孔子对职位变动的态度,并为说明“执政才能”。]
11、(4分)译文: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
12、(4分)译文: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13.(8分)拟人 象征 (4分)
14、无私奉献的人生即是无愧的人生(4分)
15、默写
16、因为不管人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
17、⑴,①②③⑦是指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玻璃。
⑵,④⑤⑥是指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困惑,一种自我的感情桎梏。
18、①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的因缘不如意就自杀。
②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③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
④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⑤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
19、A、E
20.(1)“六畜”改为“牛羊”,或“稻麦”改为“五谷”(2)答案示例: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
21.上面汉字的字义与部首代表的意义有关。(上面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代表的意义有关)
22. 神七飞船成功着陆 航天员安全返回
23、(1)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仓禀实而知礼节)
(2)雅名有利于顾客接纳产品(以上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24.略(注意前后本体的变化及字数要求)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时,鲁国的大夫厘子病重,快要死了,厘子告诫自己的后代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能当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能显达的人出现。现在孔子年少而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就要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
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贱。成年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出纳钱粮计量公平准确;又曾担任管理牧场的小官,畜牧繁殖增长。由此,担任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到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鲁国又很好地对待他。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已经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予:“从前秦穆公国家小,又处在偏僻的地方,他能称霸是靠什么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但是他的志向很大,虽然处于偏僻的地方,但施政却很得当。他亲自推举用五张羊皮赎回的百里溪,授予他大夫的爵位,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和他谈了三天的话,然后让他执掌国政,用这种精神治理国家,就是称王于天下也能做到,他只称霸还小了一点。”景公听后很高兴。
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动乱。孔子到了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的关系接触景公。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音乐,听到韶乐,就学起来,三个月竟然尝不出肉味来,齐国人称赞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齐国的大夫想害孔子,孔子知道了。景公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辞行,返回了鲁国。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了,他由大司寇代理丞相职务,脸上露出喜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惧怕,大喜来到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个话,但不是还说‘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吗?”于是杀了扰乱政治的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别人丢失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四方的游客来到鲁国的城池,不必向当官的求情送礼,都给予借贷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孔子七十三岁时,鲁岁时,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去世。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备用题
二、(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6—8题
理想的能源——氢
化石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其资源有限,终将枯竭。同时,这些能源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
氢能是新能源中比较理想的。实质上,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各种能源中转换而来。它燃烧后只生成水,且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随着制氢和氢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考虑:硫化氢制氢、低电耗电解水制氢、生物化学制氢、等离子化学制氢、太阳能和原子能制氢。
氢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掺氢汽车,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贮氢材料,利用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可使贮氢材料释放氢气;还有一种全氢汽车,这两种汽车均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飞机上试用氢燃料也已获得成功。此外,氢燃料电池应用于航天器、潜艇和其他运输工具也是很方便的。
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已开始商业化。由于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解制氢的逆反应,制氢与燃料电池可与大型电厂、水电站共同组成储能与共同负荷相补的供电系统,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这将是今后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
此外,在民用能源,如炊事、供暖、空调等方面,氢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人们认为氢能比较理想,是因为( )
A.它是清洁而持久的能源。
B.它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C.它便于制取和贮存。
D.它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6.掺氢汽车在燃料的使用上,其特点是( )
A.既可燃烧汽油,又可燃烧氢气。
B.既可贮存氢气,又可燃烧氢气。
C.可同时燃烧汽油和氢气。
D.它解决了贮氢与释放氢的难题。
7.“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指的是( )
A.制氢厂与氢燃料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B.制氢、燃料电池厂与大型电厂、水电站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C.制氢厂与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D.电解制氢厂与发电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二、(9分,每小题3分)
5.A[第一段列举了其他能源的两大弊端——有限和破坏环境,而氢能“比较理想”的原因也正在于“持久”和“清洁”B、C两项不是氢能的本质特征D项太笼统。]
6.C[“掺氢”意味着使用汽油的同时,又利用“余热”使贮氢材料释放出氢气作为汽车的又一“能源”。]
7.D[根据第五段最后所述“……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发电……”,可见“制氢厂” 必须用“电”,所以选D。至于发电厂可以是多种能源:水力、火力等,符合原文中的“诸能与共,负荷相补”的意思。]
姓名 班级
语文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
(2)
(3)
(4)

16 、

17、

18 、




19
20、(1) (2)
21、
22、
23、 (1)
(2)
2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