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4 16: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问题研究 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 地区淡水短缺问题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世界、中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综合思维)
2.理解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综合思维)
3.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人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对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地协调观)1.认识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渤海是一个内海,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华北平原“C”字形所环抱。覆盖面积遍及大半个中国,并且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主要出海口。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的粮食、畜产品、石油,西北地区的煤炭、皮毛,华北地区的石油、轻纺产品,渤海的海产品,甚至远在数千里的青海、新疆的货物都要经过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渤海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范围与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环渤海地区淡化海冰的思路 3.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4.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现状,造成了世界上某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其具体原因与解决措施如下:方法技巧1.分析某区域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方法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因此分析某区域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只要掌握了该区域的降水分布特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降水量、径流量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图示世界一些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 典例剖析
例题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缺水国家或地区的共性是(  )
A.降水稀少
B.远离海洋
C.淡水资源匮乏
D.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淡化海水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体污染 D.节约用水,减少浪费解析世界上水资源的短缺主要是指淡水资源的短缺,本质是淡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开源”是指增加水资源的总量,如淡化海水等;“节流”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量,如农业灌溉中的滴灌和喷灌等。
答案(1)D (2)D 读漫画,完成1~2题。 1.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温室效应
C.水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该问题在我国表现最突出的地区为(  )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第1题,从图中云彩和水的化学式可以判断出该漫画反映的是水资源短缺问题。第2题,华北地区的降水偏少,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是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
答案1.C 2.B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4.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人工降雨 D.植树造林
解析云贵高原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渗水严重。据题干文字说明,这属于工程性缺水,其解决的主要措施是修建水利设施,如修建水库。
答案3.B 4.B目前,市场上的家用节水型水龙头大多是通过加气或减小过流面积来降低通过水量的。下图为某种节水型水龙头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图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
A.开源 B.节流
C.净化 D.淡化海水
6.下列生活方式中与该图体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用淘米水来洗菜 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C.用洗菜水来浇花 D.使用节水马桶
解析第5题,图中节水型水龙头通过加气来降低通过水量,可以起到节流的目的。第6题,用淘米水来洗菜、用洗菜水来浇花、使用节水马桶均可起到节流的目的,而淡化海水属于开源措施。
答案5.B 6.B